将绿洲建在矿区
作者 彭苏萍
发表于 2025年8月

我长期从事矿井地质和矿井工程物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多年的科研实践中,留意到大规模煤炭开采活动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问题。

当时,著名采矿工程专家钱鸣高院士提出了绿色开采的理论,建议我把地质工程与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融合,聚焦西部矿区的生态修复,要我带头把煤矿区生态修复这个方向做起来。

20多年来,我们在西部矿山生态修复上开辟了独特的技术方法和工程示范模式。我们基于煤炭开采对地表生态环境影响的全周期发育过程,发明了煤矿区水资源四维探测方法与保护技术,还发现裂缝开张—闭合具有松土效应,利于生态自修复,主动创建了松土补水自修复—人工促生协同修复技术,提高了植被成活率和土质,从而颠覆了裂缝发育破坏生态的传统认知;发明了露天矿排土场三层海绵土层重构与生态重建技术,构建了干旱煤矿区微生物修复新技术,研发了新型粉剂和水剂生物修复产品,实现了矿区修复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演变。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1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