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玩转健康消费
社交平台上,“水泥封嘴”套餐、能量碗食谱、7天速成减重教程等日记层出不穷。这届年轻人为控制体重使出的各类“花招”,实则折射出健康消费的新趋势——在“练”与“吃”的选择中,他们以灵活化、轻量化的健身方式和科学健康的饮食理念,打造属于自己的健康消费新方式。
灵活健身“轻量级投入”
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年轻人的健身消费呈现出灵活化、轻量化的新趋势,贴合其时间碎片化特点。很多健身房不再推销年卡,转而开售“7天3节私教课”、不到百元的周卡。
“以前推年卡,客户总说‘我怕坚持不下来’。”北京国贸一家健身房经理李哥翻着后台数据,屏幕上“7天3节私教课”的套餐销量占比超60%。他指着操课表上的操课说,中午12:10到13:00的垫上普拉提课永远满员,“周围上班的人都踩着点来,练完冲个澡,两点准时回公司打卡”。
在北京金融街上班的“90后”苏苏,她的工位抽屉里常年放着一套运动服。“我们楼里的健身房5:30到7:00是黄金时段,去晚了连椭圆机都抢不到。”她边往电梯跑边解释,金融街的白领们像约好了似的,6点一到,健身房的更衣室就排起队。
她3月买了周卡,4月试了私教课,5月续了月卡,“花了不到800块,比办年卡划算多了。”她说。
现在苏苏总结出规律:周二、周四练上肢,周一、周三、周五主攻核心,“这种张弛有度的节奏,反而能坚持下来”。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1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