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从“新鲜滚热辣”的最新话题说起吧。
今年(2025)三月号《书屋》,以《一点秋心万树丹》为题,刊载了我任教的耶鲁中文高班学生读《马桥词典》的六篇中文作文,此真乃《书屋》的“壮举”也!六篇作文相加,篇幅超过万字,都是耶鲁华洋学生的稚嫩中文作文,《书屋》却慧眼独具,“全璧”刊出。文思文句颇见破局破格新见,却又紧扣读中文书引发的异域感受。《书屋》随即将此文在微信公众号推发,一时间,竟是“一石激起千重浪”,各方热情呼应的浪花涟漪纷至沓来。
我试着摘录一些读者的即时反应吧——
“耶鲁学生们通过跨语言文化的视角进行思考,创作出如此有趣的文字,实在太好玩了!通过词条翻译去思考时间、哲学、情感,就像获得了一副神奇眼镜,看到日常语言的幽幽诗意,多谢您们的分享!”“在上班的路上能阅读到耶鲁孩子们这么好的作品,差点忘了下车!”“耶鲁学生们的中文水平和写作水平之高,思维之开阔,视角之独特,令人耳目一新,可以说是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我也想教出这样的学生,会把这些作文拿给我高年级的同学看。”“以前跟国内朋友说出国后爱上中文,今天拜读后要说:阅读这些可爱的耶鲁学生的中文感悟后,我更爱中文了!”……
《书屋》此举,在耶鲁校园内更是引发出如同亚马孙河的“蝴蝶效应”一般的影响。很快,应我的“奢侈”要求(因为越洋邮费太贵了),《书屋》杂志编辑部很贴心地以国际快递为这些耶鲁学生作者寄来了样刊,每人一本。当这些用心学了几年中文的耶鲁孩子,亲眼看到这些白纸黑字、如假包换的“中国高级读书刊物”刊载自己的中文作文时,他们脸上的惊喜感奋之情,眼眸里闪亮的骄傲自豪之光,一霎间,简直可以点亮整个耶鲁大餐厅!毫不夸张地说:《书屋》此组耶鲁学生中文作文的刊载,是自2007年耶鲁中文辩论队在央视“国际大学生群英辩论赛”获得号称“汉语奥林匹克”的世界冠军之后,对耶鲁学中文的学生的又一个最高嘉奖和最大激励,更是为耶鲁多年未减的学中文热潮猛推一掌!坦白说来,这也是我这位迄今已任教耶鲁将近三十年的中文教师,自2019年获得耶鲁五个最高教学奖之一——理查德·布鲁姆优秀教学奖之后,最感可以告慰此奖也最有“成就感”的一个“高光”时刻!整个耶鲁中文项目、东亚系和“莱特奖学金”(一个资助学生学习中文的项目)项目组都为此感到欢欣鼓舞,师生间甚至为此奔走相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