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烛照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二十世纪中国最具忧患意识、最具牺牲精神、最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一群人,聚在革命圣地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了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八十年过去,这次大会发出的那些声音、形成的那些决议,仍在深刻影响着中国和世界,许多专家和党史爱好者将其作为一座精神富矿,从各个维度进行深入研究。近日,鲁迅文学奖得主、报告文学作家丁晓平耗时十二年潜心创作的《靠什么团结 凭什么胜利:中共七大启示录》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联合出版,现场式再现党的七大盛况,全景式解读“决定中国命运的五十天”里发生的各种故事,为我们读懂党的七大、读懂延安、读懂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历史密码提供了立体认知框架。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现代著名诗人贺敬之的《回延安》,写出了人们对延安、对宝塔山的深厚感情。有机会去延安,登上宝塔山,走进杨家岭“中国人自己修的房子”,也成了很多人的梦想。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样的魅力,让世人对延安如此着迷?为解开这个谜题,我们策划出版了《靠什么团结 凭什么胜利:中共七大启示录》。
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自己修建的建筑里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最成功的一次代表大会,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党的史册。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统战、外交等各领域的成功探索、伟大实践,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石,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