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方志版刻插图萃编》后记
作者 彭志
发表于 2025年8月

历代方志是座矿藏丰饶的宝库。省志、府县志、乡镇志组成的范围由大及小的古代史实书写体系,山水志、佛寺志、道观志等专志拓展出的广阔书写空间,以及某一方志内部对地方世界全面深入的呈现,上揭种种,皆能触发原初的探索欲念,心旌摇荡之下,充满了不断追索的动力。沉浸在古代方志世界之中,左顾有绿野阡陌,右盼有山峦峡谷,仿若手持打开神秘世界的锁钥,推门进入后,触目之处多有或优美或壮美的景致。足堪欢慰的是,这些年流连其间,不断发掘出了一些尚未被人注目的材料和问题,并相继写出了一些聚焦方志研究的文章,枚举几则以见其大略。

地方志、道观志是颇为珍贵的文献资料,其中存留有少量宋金元词,尚未被《全宋词》《全金元词》及各类辑佚著述收录。这些佚词既有助于观照词人的生平思想,又可成为研究词体创作特点的文本,具有较大的文献价值及文学价值。在翻查历代方志的数年里,陆续积累了《全宋词》《全金元词》失收的多首词作,其中《全宋词》失收十三家二十首词作,《全金元词》失收七家十七首词作。后撰成《〈全宋词〉〈全金元词〉辑补二十家三十七首》一文,于《社会科学论坛》2016年第7期发表。《全宋词》《全金元词》两部断代词总集及各类辑佚著作、论文已收词人的佚词,交代文献来源并录出词作;对于失收词人,则另对其生平履历、著述情况做一番考察,并撰写词人小传。历代方志之中存留了不少不见载于集部的文献,在整理古人别集、地域选集、断代总集时,这是不能忽视的对象。

明清两朝修志风潮炽盛,志书中往往有对丁祭祀孔仪式的舞蹈过程的记载,但多用字谱,存世图谱较少。清代方志中著录的文庙舞佾图基本形制由三十六舞生,冠、带、袍、靴四舞衣,旌、翟、籥三舞器,八大舞容,十一动势,九十六字舞式构成。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