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抢滩低空经济新赛道”“政策红利下的黄金职业”“毕业生入职起薪碾压同龄人”“25天无人机培训包就业”……近一年来,社交平台上涌现出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无人机“飞手”执照考证广告。
百万人才缺口?
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无人机“飞手”正成为炙手可热的新兴职业,进入这一行业的关键“入场券”—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以下简称“执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2024年1月1日实施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操控小型、中型、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人员应当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申请取得相应执照。这一政策也使得“飞手”执照的价值陡增,成为行业“香饽饽”。
相应地,无人机执照考证培训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涌现。据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数据,截至2025年7月,登记在册的此类培训机构已超过2600家。
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从2024年起,低空经济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当前我国无人机操控员岗位的就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
巨大的人才缺口与广阔的就业前景,正吸引着大量年轻人跃跃欲试,进而催生出培训考证热潮。
由于小型及以上无人机操控员须持证上岗,从事常规农用无人机作业的人员也需取得操作证书,这为众多培训考证机构带来商机。
据媒体报道,当前报名无人机培训班的学员中,既有希望提升职业技能的相关行业从业者,也有不少期待“多本证书多一条路”的在校生。“零基础一月拿证”“高薪自由”等宣传标签,正吸引着更多年轻人涌入这一领域。
然而,现实却给了这些热情满满的学员们一盆冷水。大批行业新人在投入高额学费后,却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
某机构负责人表示,现在的无人机培训市场,宣传的百万人才缺口存在夸大成分。一方面,这个缺口是一个长期的预测值,并非当下立刻就能填补的岗位空缺;另一方面,这百万缺口中包含了从基础飞手到高端技术研发、行业应用专家等各类岗位,而目前众多培训机构培养的仅仅是基础飞手,与市场真正急需的复合型人才严重错配。
招聘平台数据显示,尽管无人机相关岗位招聘数增长迅速,但求职人数的增速更为惊人。以2025年上半年为例,无人机相关岗位招聘数量同比增长了30%,但求职人数同比增长却高达120%。
一边是企业渴求具备综合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一边是培训机构批量生产出的仅掌握基础操作的初级飞手,这种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也让所谓的“百万人才缺口”显得有些虚幻。
包就业?
为吸引学员报考,一些机构在招生时打出“包就业”的幌子。但即便将“包就业”写入协议,其实际承诺也往往名不副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