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草的亿万生意
作者 王峰
发表于 2025年8月

当江苏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的球员在暴雨中完成精准传中时,脚下那片人造草坪,正悄然改写着全球体育产业的格局。

从CGT绿城体育的生产线到英超热刺队的训练场,从广州优格的跨境订单到埃及工厂的物流专线,中国人造草企业已占据全球60%以上的产能,产品覆盖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人造草这个领域创造了“绿色奇迹”。

从教具作坊到全球龙头

1996年,江苏淮安施河镇的王强翔、王强众兄弟不会想到,他们创办的淮安共创教学设备有限公司,会在二十多年后成为全球人造草行业的“隐形冠军”。

当时的教学教具市场,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一次偶然的机会,两兄弟接触到了人造草坪。

人造草坪主要用于少数条件好的学校操场和跑道,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但很受欢迎。在王强翔、王强众两兄弟看来,若能成功研发出高性价比的国产人造草坪,必将开拓出一片广阔的市场。

2002年,共创草坪正式成立,成为国内最早入局的企业之一。

彼时,天然草坪是运动场地的标配,人造草坪多用于临时展览或低端景观。王强翔敏锐捕捉到国际市场对环保、耐用型人造草坪的需求,毅然投入重金引进德国生产线,并组建研发团队攻克草丝抗老化技术。

新产品质量上来了,如何扩大自己的市场呢?

共创草坪为了做市场调研,聘请了专业的咨询公司提供建议,并根据建议加大了与人造草坪工程商的合作。

“工程商承接的项目多,订单有保障,公司的产品质量、性能比较好,慢慢就做出口碑来了。”王强翔回忆说。

更重要的转折点在2004年,共创草坪的产品通过荷兰ISA实验室权威检测,成为国内首批获得国际认证的企业,敲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

2005年,共创草坪启动拉丝项目,将产业链向上游延伸,通过自产草丝降低成本,也是在这一年,共创草坪成为国内第一。

2009年,共创草坪海外销售额首次超过国内,2011年起连续14年蝉联全球销量冠军,2024年更是以29.52亿元营收、5.11亿元净利润坐稳行业头把交椅。

以共创草坪为代表的中国人造草企业并不满足现状,而是在加速全球布局。

首先提升的是技术。通过改进产品的草丝耐磨性、抗老化性、排水效率等性能,共创草坪、傲胜股份、威腾体育、青岛青禾等中国人造草企业跻身国际足联供应商名单。

本文刊登于《商界》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