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下新零售企业审计难点与路径优化
作者 靳卓致 赵伯麟
发表于 2025年8月

数字经济驱动新零售业态革新,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中国网上零售额达15.52万亿元,同比增长 7.2% ,渠道融合与轻资产平台模式成为主流。然而,数字化工具的应用引发了多个维度的审计困境,导致传统审计逐渐不再适应现代零售企业。如何革新传统审计模式,确保审计机构有能力在独立环境下完成对现代零售企业的审计工作,是避免零售企业财务造假、维护市场正常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

新零售企业数字化发展现状

零售业作为社会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行业,直接关联着国民基本需求的满足程度和生活便利性。同时,它作为经济循环的关键枢纽,在拉动国民消费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零售”概念提出后,传统零售业打破了线上与线下原本割裂的渠道界限,转为相互引流数据共享、协同配合的统一体。近年来,数字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消费者更加网络化、即时化的高层次需求。数字经济构建了庞大且稳定的数字基础设施,为零售行业的渠道融合、高效运营提供了基础支撑。各大传统零售企业纷纷向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为特点的现代化新零售企业转型,建立各自的电商平台,引进各类先进、方便的数字化虚拟化运营工具。

在数字经济时代之前,传统零售企业一般围绕某一产品产业链或产品供应链中的某一阶段制定企业战略目标。随着数字经济衍生出各行业的电商平台后,企业的业务范围得到拓展,传统零售企业开始跳出固有框架,采用“平台型”组织方式进行创新。这使得企业可以不再扮演生产商或销售商的角色,转变为具有轻资产运作特点的第三方企业来促使厂家与消费者完成交易,打破了传统零售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产的局限。这种轻资产的运营模式既减轻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资金压力,也对企业的扩张更加有利。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物流的发展,加上消费行为的改变和政策的支持,我国网络零售规模不断扩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5.52万亿元,同比增长 7.2% 我国连续12年位居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2025年1—5月,全国网上零售额突破6万亿元,同比增长 8.5% 中国线上消费的引擎正在持续运转,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销售额增长,更是政策、技术与市场合力驱动的零售格局的重塑。

以上数据无疑是对我国数字经济强劲发展势头的有力证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零售企业能利用消费数据、关键词搜索等数字信息精准定位消费者的偏好、年龄、行为,再通过这些信息对消费者精准画像,分析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将特定商品推送给消费者。企业还可以通过电商平台及时获取客户反馈,全面、及时地洞察市场的趋势,再根据市场情况来调整战略目标与方向。这一模式不仅提高了业务量,还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优化了库存管理。

本文刊登于《投资北京》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