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数字金融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构成,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重塑金融格局,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而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根基所在,对于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高质量服务数字经济和促进数实融合,对于建设金融强国、巩固和拓展我国数字经济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路径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新质生产力的特点在于技术的创新突破、生产要素的深度整合以及产业体系的系统优化。在此背景下,数字金融由于契合时代发展走向而被普遍视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宏观角度来看,数字金融属于创新型金融业态,凭借其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和服务方式,为企业搭建起多元化的融资途径,帮助企业突破企业在资金方面的限制,加快技术研发的速度,促使企业科技成果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数字金融依靠自身的技术优势,可以促使实体经济完成数字化转型,利用数字化工具改良生产流程,不仅可以显著改善生产效率,而且能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强实体经济的发展潜力,进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金融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来实现。
一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金融凭借资源优化配置,给实体经济增添发展动力并产生新的生产要素,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强数据分析能力,在资源调配方面产生巨大的价值。特别是数字金融平台,打破传统金融服务在地域覆盖和信息获取方面的限制,迅速把资金供需双方联系起来,推动跨区域的资金流动和调配。利用大数据技术,金融机构可以准确地找到并扶持有潜力和高成长性的企业或者项目,改善资金使用的效率,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引导资金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使经济结构发生改变。同时,数字金融通过改良企业融资结构以及成本控制机制,间接改进了全要素生产率。利用供应链金融、股权众筹这类新型金融手段,企业可以拓宽融资途径,削减资金运营成本,把更多力量投入技术研发、设备更新和人才储备,进而改善经营效能和市场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