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业财融合的国网单位财务管理数字化应用探索
作者 索慧军
发表于 2025年8月

业财融合指的是将企业的业务活动与财务管理活动进行深度整合与协同运作,其核心在于打破传统职能的壁垒,实现数据流、资金流与业务流的无缝衔接。在能源行业里,尤其是在电网企业中,业财融合尤其具有重要意义。电网企业的资产规模较大,业务链条复杂、运营环节较多,传统的管理模式常常会使信息滞后,导致决策准确性受到影响。借助业财融合的方式,可以从业务起始阶段就把控财务风险,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及时发现业务上的问题,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

财务管理数字化的主要应用模式

随着能源行业的变革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持续发展,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网)作为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承担着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利用转型的重任。近年来,国家电网积极推动“数字国网”建设工作,打造了诸多数字化创新实践案例,如国家电网徐州供电公司开展的光伏电费结算稽核、国家电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推出的财务机器人、国家电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设立的内部模拟业财看板等,这些实践显著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具体来看,具有业财融合特性的数字化稽核体系,可以成功把以往传统事后抽查的模式转变为全程监控的新模式。国家电网徐州供电公司紧紧围绕风险控制这一核心要点,搭建了数字化稽核平台,聚焦核心业务,通过细致梳理流程,深入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搭建实用模型,实现了智能化稽核的目标。在光伏电费结算这一场景中,该平台可对12万余户的光伏用户数据自动比对,累计发出585项异常情况的预警信息,切实有效地防范了电费结算可能出现的风险。数字化稽核具备全面覆盖、实时反馈、精准定位等优点,可对所有数据进行全量扫描,还可自动识别出其中存在的异常情况,把风险防控的关键节点向前推移,降低可能出现的合规风险与财务损失,提升企业风险的防范能力。

本文刊登于《投资北京》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