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贝古城
作者 蒋庭依
发表于 2025年8月
庞贝古城故道。

当古罗马的空气在历史长河中变得稀薄,庞贝古城在6 米多厚的火山灰下安睡,仍是最初的模样。

公元 79 年,维苏威火山用数千吨的火山灰和浮石,将庞贝埋葬,让曾经繁荣熙攘的古罗马帝国城市猝然陨落,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富戏剧性的悲剧事件之一。一次意外的考古发现,沉寂1000 多年后的庞贝古城重见天日,这座不为人知的古罗马帝国小城一跃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热点。岩石、火山灰,构成死亡之茧,却也意外封存了街巷、房舍,甚至不幸丧生的无辜罹难者临终前的姿态。当新世纪的阳光重新洒落在断裂的檐角,庞贝古城的死亡瞬间,凝固了它活着的片段。

我在意大利学习艺术史的时候,书本上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极其深刻:“艺术,让我们有机会了解过去人们的生活,他们的恐惧和希望,爱与恨……”用“艺术”两个字概括庞贝或许太过片面和局限,但要说了解过去(2000 年前的过去),我觉得恐怕没有一座古城能够超越庞贝带来的震撼。

庞贝古城主干道上的垫脚石至今仍供游人行走。

两遇古城:2000 年的时空相会

2018 年的冬天,我与一位同在意大利留学的朋友去那不勒斯旅行。在感受了那不勒斯古城的热情与海岸的阳光之后,我们怀着期待与激动的心情,第一次来到庞贝古城——那座以往只出现在书本与纪录片里的传奇城市。或许是上天有意的安排,我们刚在古城里闲逛了片刻,天空便骤然暗淡下来,铅灰色的云翳如巨大的帷幔,迅速掠过广场上断裂的神庙廊柱,狂风席卷着沙尘朝远处维苏威火山方向呼啸而去。不一会儿,暴雨倾盆而下,一道青白色的闪电撕裂了墨色的苍穹,映得石砌拱顶像巨兽张开的獠牙,连马赛克地面的图案,都在刹那的强光里,泛出诡异而鲜活的釉彩反光。

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首次庞贝之行只留下了寥寥几张照片。然而,当我们在灌满雨水的石板路上慌忙奔逃,鞋子踩过车辙凹槽溅起的水花,混着千年前的火山灰泥泞;当我们穿梭在豆大的雨点编织的雨幕,于电闪雷鸣之中艰难地寻找一处避雨之地,我们像真正体会了一场“庞贝末日”。

2023 年的夏天,时隔5 年,我再次来到庞贝。这一次,晴空万里,维苏威火山在阳光下勾勒出温和的轮廓。我终于可以不慌不忙地走进这座千年古城,细细探索它被火山封印的奇迹。

庞贝古城遗址的主干道上,垫脚石至今仍供游人行走。那些凿刻着凹槽的青石板表面,古罗马马车留下的深深浅浅的辙痕依稀可见:深的地方能看见岩浆冷却后的结晶,浅的纹路里还嵌着当年车轮碾碎的陶片。沿着主干道前行,可见断壁残垣间曾鳞次栉比的房屋,虽已坍塌残破,却仍能凭借内部遗留的装潢与设施分辨出酒吧、青楼、澡堂、私人别墅等场所——墙壁上甚至还残留着竞选标语与市民随手绘制的涂鸦。

本文刊登于《海外星云》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