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耕耘时光,滋养生命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9 个节气,标志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需要收割,晚稻、黍、稷等夏播作物进入最佳种植期,需要播种,一收一种,是农事活动最为繁忙的时节。
芒种前后,天地间阳气升腾,雨水充沛,万物在湿热交织中蓬勃生长。在中医视角里,芒种是阳气高歌猛进后的重要转折点,就像烧到最旺的炉火开始蓄积灰烬,地表的阳气蒸腾到极致,地下的阴气却悄悄破土萌芽。《月令七十二候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从螳螂破茧到百舌鸟收声,自然界的细微变化都在提醒我们——阴阳交接的时刻,对健康的管理需格外用心。此时,人体毛孔如同被热气撑开的小伞,湿气极易乘虚而入,脾胃就像浸泡在温水中的小船,运化功能面临考验。
进入芒种时节,不少人会发现自己成了“特困生”:明明睡够8 个小时,白天仍哈欠连天;看见美食提不起兴致,肚子却总胀得像气球;手脚、后背生出密密麻麻的小红疹,挠起来又痒又恼。这些都是暑湿作祟的信号!中医认为,暑湿困脾,导致运化失常,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肢体困重等症状;高温环境下汗出过多,容易耗气伤阴,引发神疲乏力、心烦口渴;湿热蕴结于体表,加上蚊虫滋生,容易诱发痱子、湿疹、疖肿等皮肤问题。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海外星云》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