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服务经济新象限
发表于 2025年8月

中国服务经济正站在历史性跃迁的转折点上,如同春潮带雨般奔涌向前。这片充满生机的领域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华丽转身。政策支持、技术赋能、消费升级、产业变革和全球竞争“五指齐弹”,共促中国服务业向多元化、数字化、专业化、绿色化和全球化迈进。

纵观发展全局,服务业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茁壮成长,服务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56.7%的GDP占比、连续10年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的辉煌成绩,彰显出这一产业的蓬勃生命力。今年上半年服务业持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增加值5.5%的增速背后,是信息服务业、现代金融、智慧物流等新兴领域迸发的创新活力。短剧出海一路高歌,掀起文化传播新浪潮;即时零售“热战”正酣,重塑城市商业新生态;智慧康养再起新潮,描绘民生幸福图景——这些生动实践印证了服务经济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

当前全球价值链竞争正从“制造能力”向“服务能力”延伸,服务业发展已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基于消费市场广阔、产业发展迅速、贸易增长强劲、政策支持有力等多重优势,中国服务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正展现出独特竞争力。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突破万亿美元,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扩展至55国,数字贸易连续5年实现顺差。这些成就,标志着中国服务正从跟跑者向并跑者乃至领跑者转变。

让服务经济“更上一层楼”,仍需跨越重重台阶。高端服务供给不足、数字化转型阵痛、制度创新滞后、内卷式竞争严重等问题,如同成长中的烦恼,需要在发展中破解。当务之急是解决供给侧优质服务短缺问题,“对外开放”和“对内放开”双向发力。“对外开放”就是做加法,扩大医疗等领域的开放试点,引进更多优质服务;“对内放开”,就是做减法,围绕健康、养老、家政等细分领域,减少限制性措施、丰富服务供给。

未来,随着服务业改革全面深化,服务业开放向纵深推进,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国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有望继续提升。如同春雨润物,服务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强劲动力,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本文刊登于《经济》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