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华与阎铁铮:人生若只如初见
作者 潘彩霞
发表于 2025年8月

“如今我们已近八旬了,对于老伴,我依旧是第一眼的感觉。”晚年时,在《八十自述》中,南开大学教授、著名史学家刘泽华这样说。朴实之语,却动人心魄。那个陪伴他一生的爱人,就是阎铁铮。

“对面那人真是的!”

1957年,22岁的刘泽华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分在一班。在第一次年级党支部会议上,一个女生让他眼前一亮。她身穿深蓝色学生制服,白色的衬衣领翻将出来,白蓝相衬,朴素大方。再加上挺拔的身形、干练的短发,两道浓眉下,一双丹凤眼炯炯有神。

没有丝毫刻意的打扮,这不俗的气质一下子吸引了刘泽华,他痴痴地看呆了。

这个女生,就是三班的阎铁铮。凭借第六感,她察觉到有人正直愣愣地盯着她看,气恼之下,她对身边的同学说:“对面那人真是的!”

散会后,阎铁铮才知道,那个“没礼貌”的男生名叫刘泽华,是党支部宣传委员。他是河北人,早在石家庄一所中学任教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作为团支部书记,阎铁铮经常在年级活动中碰到刘泽华。交往增多后,她发现,他个性稳重、谈吐成熟,“像个大哥哥。”于是,警惕心慢慢消除。

然而,刘泽华却退缩了。他自知样貌普通,9岁时,家里还给包办过婚姻,虽然早已离婚,可面对阎铁铮时,他仍然感到自惭形秽。看到男同学们争着向阎铁铮示好时,他唯有黯然神伤。

第二个学期时,刘泽华被选举为一年级的党支部书记,“抛头露面”越来越多。在历史系开展的大辩论中,他舌战群儒,赢得热烈的掌声;他在《人民南开》上发表批判文章,和老师们一起搞科研,知名度大大提高。在老师和同学眼中,他“颇有两把刷子”。

正值全国掀起“大跃进”,就在刘泽华满怀激情投入到劳动中时,刚读完一年级的他突然被抽调出来担任助教——因学校扩招,教师缺乏,领导决定从学生中抽调部分人充实教师队伍,他被选中了。

身份的转变让刘泽华信心大增。一个周末,在资料室碰到阎铁铮时,他热情地邀请她看电影。出于同学情谊,阎铁铮答应了。“电影广场”就在大操场的东南角,散场后,漫步校园时,刘泽华突然对阎铁铮说:“我把我自己的情况向你介绍一下,好吗?”

不顾她还在发愣,他已自顾自将家庭成员和过往经历和盘托出,其中就包括他的包办婚姻。听到他说,成亲那天,他虽然以“跳井”相威胁,但还是被挟持着“拜了天地”时,她顿时生出同情。

临分别时,刘泽华说:“你回去好好想想,下周末,咱们还在这儿见面。”

那晚,阎铁铮辗转难眠。最终,刘泽华的斐然才华和君子德行占了上风,尽管他黑不溜秋,土里土气,但她还是决定去见他。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青春》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