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桥吊冠军这样炼成
作者 彭姝疑 杨宝光
发表于 2025年8月

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6年稳居世界第一的港口——宁波舟山港,似乎永远都是这么繁忙:红色的桥吊手臂来回舞动,集装箱卡车穿梭往来,巨型货轮有序停靠,周而复始,昼夜运转不停。

这是35岁的桥吊导师吴起飞工作14年的地方。2025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吴起飞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新时代青年先锋。

从“小吴”到“吴师傅”

吴起飞进入宁波舟山港的第一份工作,是开龙门吊。他每天需要爬上20多米高的驾驶室,坐在三四平方米的空间里,一待就是12个小时。“吃喝拉撒全在上面。”他说,一到饭点,送饭师傅会用对讲机发通知,司机们便从驾驶室扔下去一根绳子,把饭盒吊上来,下次送饭再放下去。

那时正是智能手机快速发展的年代,吴起飞把大家玩手机游戏的时间用在看操作规程、理论知识上,加上在学校学的自动化专业基础,参加比武时他总能在理论部分拿到高分。而在实操层面,书本便显得无力。吴起飞除了自己勤加练习,还总去看老师傅们操作,想从中发现各种“窍门”。

操作龙门吊装卸货物,需要把吊具的4个旋锁精准地插入集装箱上的锁孔。起吊、移动、精调、落箱4个动作,师傅们每天重复数百次。吴起飞就一边观察,一边琢磨,逐渐发现自己和老师傅们操作上的差别——自己总按部就班、直上直下地去拉吊臂,忽略了不同机械间是需要联动的。比如抓箱时该怎么操作,才能做出一个小抛物线去配合移动的小车,节省机械制动的时间和频率?怎么控制易晃动的钢丝绳?怎么利用接触器械弹开、闭合的声响快速操作?

“开机械,更多的是一个熟能生巧、练成肌肉记忆的过程。”用心琢磨、反复训练,令吴起飞进步飞速。2013年9月,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公司决定从龙门吊选出4名师傅去开桥吊,吴起飞便是其中之一。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青春》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