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围墙的“美术馆”
2025年的夏天,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闫集镇吴营村,游客络绎不绝。
这个被麦浪包围的普通村庄因为20余幅墙绘,成了“没有围墙的美术馆”,日均接待游客超万人,创作者青年画家吴承言则被称为“当代神笔马良”。
其实,成就这一切的不只是吴承言,他背后那个人——常莉华也功不可没。
生活与事业上“同进同出”
吴承言和常莉华是在2009年中秋节认识的。彼时,吴承言是画室的老师。初次见面,他便被学生常莉华灵动的眼眸所吸引,常莉华也很崇拜吴承言的才华。
为了表达心意,出身医学世家的吴承言花费一周时间,在输液瓶上精心雕刻出常莉华的头像。这份真诚打动了常莉华,这段手艺人的浪漫也开启了两人绵延至今的感情历程。
从师范大学毕业后,常莉华与吴承言在事业上配合默契。他们共同经营画室,一起创办幼儿园,在生活与事业上,两人始终“同进同出”。2014年,吴承言与常莉华登记结婚,至今恩爱不减当年。
吴承言用绘画比赛的奖金,为妻子买金手镯;妻子喜欢旅行,吴承言就带她走遍名山大川。他说:“旅行必须和妻子一起,不然就没有意义。”
吴承言和常莉华有两个女儿,吴承言开玩笑说自己“住进了女生宿舍”,他也一直在竭尽所能地照顾3个“女生”。
常莉华口腔溃疡,他将番茄洗好,掰开,递给她。女儿不爱吃果蔬,他就将各种蔬菜水果雕刻成小花、小动物哄她们吃。常莉华笑言:“家里的水果,他不洗,我们是想不起来吃的。”
如果说吴承言的艺术细胞是幸福生活的调节剂,那么常莉华润物细无声的陪伴与支持便是他们美好婚姻的堡垒。
吴承言画画时经常顾不上吃饭,常莉华便爬上10米高的画架给他喂饭,给他擦汗,给他披衣服。即便吴承言忙到凌晨,她也坚持给他打下手。
其实,吴承言与墙绘结缘也与妻子相关。常莉华的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出行不便,他们一直想去看看大山。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青春》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