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英:助力中国高铁跑出“加速度”
作者 徐燕
发表于 2025年8月

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从时速200千米到350千米各个速度等级的高速动车组,再到时速600千米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中国高铁列车发展的每一步,都绕不开一位女性的身影,她就是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梁建英。她坚守高铁研发一线几十年,勇攀技术高峰,带领团队探索创新,助推高铁跑出中国速度,让百姓出行变得更加安全便捷!

突破封锁,

造出中国人自己的高铁

我国高速列车经过5次大提速。在2004年,平均客运时速达到65.7千米,但此时发达国家已经设计出了时速200千米以上的高速列车。想要追赶这样的差距,难如登天,每个铁路人的心头都压着一块巨石。

2004年,国家发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开启。引进—消化—吸引“再创新”的征程,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32岁的梁建英作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参与同国外企业的技术引进和合作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她屡屡碰壁,外国专家只演示操作步骤,绝口不提背后的原理。

然而,创新之路充满了挑战。2006年,梁建英担任时速300千米动车组项目主任设计师,这是中国首个完全自主创新的高速列车项目。高铁动车组是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仅零件就有50余万个,设计图纸数万张,时速从200千米提升到300千米的背后,需要跨过无数道高难度技术门槛。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