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赛博朋克般的立体交通
作者 林之阳
发表于 2025年8月

作为每天都要通勤的打工人,最怕的就是早晚的交通拥堵了。每当堵在路上随着车流以龟速前行的时候,我们总是忍不住幻想着要是自己乘坐的汽车能长出翅膀,飞过车水马龙就好了。好消息是,随着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这种赛博朋克般的景象,也许不久后就会实现了。

2025年,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部分被第二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半年各地关于低空经济发展的新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低空飞行在物流、观光、出行等场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立体交通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在日常出行中,我们乘坐的飞机的飞行高度通常在6 000米以上,那里是大型飞机翱翔的领域,并非低空飞行器施展拳脚的地方。与高空飞行相比,低空飞行的高度更低,飞行距离也更短。“低空经济”这一概念虽然由我国率先提出,但国外的低空飞行早已有之。以美国为例,其开放的空域为3 000米以下,我国的“低空”主要是指1 000米以下,根据实际需要会延伸至不超过3 000米的空域。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