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背后的励志之路
“洛阳纸贵”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一般用来形容某部作品风靡一时,流传甚广,引得大家争相抄写,导致纸张供不应求,价格连连上涨,进而演化为对某部作品的赞美。那在古代,究竟是哪部作品这么优秀,能得到大家如此的青睐呢?
左思,西晋时期临淄(今山东淄博)人,从小身材矮小,相貌丑陋,一直不受家里人的喜爱。后来,家里人请来了著名书法家钟繇教他书法,希望左思能有一技之长。只可惜,即使在钟繇这位名师的教导下,左思在书法上依旧毫无建树。见此情景,其父左熹当着诸位宾客的面,无奈地说道:“我家左思天资愚钝,没什么本事,根本比不上我小时候的一星半点。”
备受打击的左思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一心一意发愤读书,发誓一定要学有所成。后来,左思全家搬迁至京都洛阳,这让左思有了更多机会接触生活在京都的名人文士,他还主动申请到朝中担任秘书郎,这样可以方便阅读秘府里的各种典籍。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