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里的经济学
谈到蜘蛛,便不得不提到蛛网。你或许曾通过《西游记》中蜘蛛精居住的盘丝洞了解它,又被《蜘蛛侠》中彼得·帕克射出的神奇蛛丝惊艳过。可你知道吗?在经济学领域,“蛛网”也有一席之地。
“蛛网理论”又叫“丰收悖论”,是市场经济中一种奇特的经济理论,指的是某些商品的价格和产量变动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从而引起周期性循环变动。经济学家将这种价格和产量的周期性波动关系用数学模型表示,因该模型形似蛛网,故被命名为“蛛网理论”。
“蛛网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亨利·舒尔茨、意大利经济学家翁贝托·里奇和荷兰经济学家扬·丁伯根在20世纪30年代各自独立提出。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