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暴风变革的60天

“重组”变“分立”之后,东风汽车暴风骤雨般的一连串大动作,说明了这家央企的绝不甘心:官宣分立后半个多月,奕派科技成立。短短6天,一支全价值链核心职能的团队迅速就位;企业成立仅两周,下半年攻坚战的目标与路径已清晰铺开。人事调整上,同样雷厉风行。
东风汽车当前面临的,不是单一业务或短期业绩的问题,而是发展模式、管理体制和战略方向的系统性挑战。
合资黄金时代
东风汽车集团(原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历史可追溯至1969年,这家承载着中国汽车工业自主梦想的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以生产军用卡车和中型载货汽车为主,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商用车领域的领军企业。
改革开放后,东风汽车于1992年与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PSA)合资成立神龙汽车公司,成为东风从单一商用车制造商向全系列汽车企业转型的关键一步。随后,东风汽车通过和日产、本田、标致雪铁龙等国际汽车巨头的深度合作,在21世纪前20年达到了发展巅峰。这些合资企业,为东风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和技术管理经验,推动集团在2017年达到年销量412万辆的巅峰时刻,稳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阵营。
在自主品牌建设方面,东风也进行了长期探索。从2009年开始,风神、风行、风光等品牌相继问世,形成了覆盖不同细分市场的自主品牌矩阵。在商用车领域,东风长期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其重型卡车、中型卡车和轻型商用车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前列,并多次跻身《财富》世界500强。
在新能源汽车革命和自主品牌崛起的双重冲击下,东风汽车逐渐显露出转型滞后的疲态。合资业务断崖式下滑,构成了东风危机的核心。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三家合资企业的销量已经集体跌至历史低谷:东风神龙销量仅2.7万辆,东风日产25.3万辆,东风本田14.9万辆,比起各自巅峰时期的70万辆、150万辆和85万辆,呈现出断崖式下跌。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南都周刊》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