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内卷式”竞争,关键是把经济“打”上去
作者 李玲 杨文君
发表于 2025年9月
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院长姚洋(受访者供图)

反“内卷”是当前重要的政策主线。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框架背景下,反“内卷”竞争政策强度不断提升,相关部署也在落实落细。

为了解反“内卷”竞争背后的市场逻辑与政策风向,南都记者日前专访多位业内专家,策划推出反“内卷式”竞争系列访谈,本期对话嘉宾是知名经济学家姚洋。

今年7月,姚洋全职加盟上海财经大学,担任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院长。他此前为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国发院经济学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新政治经济学和开放条件下的中国经济增长。

在姚洋看来,“内卷式”竞争的出现源于当前所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一些行业的企业陷入“囚徒困境”,当有一家先降价了,各家为保住市场份额也不得不“卷”、不惜放弃利润,亏本打“价格战”。

为走出“内卷”困境,姚洋认为最重要的办法是把经济“打”上去。这一观点,他曾在多个场合持续呼吁。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姚洋直言把经济“打”上去,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可以回来70%。去年3月,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要提振企业家的信心,提振整个社会的信心,最重要的是把经济“打”上去。

何为“内卷”?忙活半天没增量,价格也被打下来了

南都:你如何理解“内卷式”竞争?

姚洋:“内卷”是一个网络热词。“内卷式”竞争的边界比较模糊,确实没有明确的含义,大致指向过度竞争、不正当竞争。在我看来,从行业的角度讲,如果竞争没有带来整个行业利润等方面的增长,但价格被打下来了,可以定义为“内卷”——就是大家忙活半天发现是在忙存量,没增量。

南都:近期,外卖平台掀起“补贴大战”,推出“0元购”“满18减18”的大额补贴券,怎么看待这样的补贴行为?

姚洋:平台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不惜血本打“价格战”,放到平时当然不正常,但在经济下行、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企业搞补贴的做法可能是一种理性的决策,不能简单地论谁对谁错。

本文刊登于《南都周刊》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