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冲刺“和平奖”
作者 远游
发表于 2025年9月
2025年8月18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俄乌和谈,到底怎么谈,又怎么和?特朗普的态度,反反复复,被外界认为很没谱。

8月18日,泽连斯基身着黑色衬衫和黑色夹克二进白宫(不再是军服,但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西装),再与特朗普会晤。当时,后者信心满满地说,俄乌不需要先停火,可以“直接进入”和平谈判,达成和平协议,他希望8 月底前举行俄乌领导人会晤。

这跟乌克兰和欧盟的诉求,背道而驰,倒是与莫斯科的想法不谋而合。而特朗普的承诺—帮助乌克兰进行防卫,但不派兵—又多少显得有些含糊。

很快,他又发帖谴责了一番俄罗斯:“这就像一支体育劲旅拥有绝佳的防守,却被禁止进攻—根本不可能赢!”帖子被认为是鼓动乌克兰进行反击。

要知道,一周之前,他还在阿拉斯加跟普京相谈甚欢,但现在着实有些“生气”了。8月22日,他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对记者说:“我对这场战争的任何方面都不满意,完全没有满意的地方,一点儿都不满意。”

上任前承诺“24小时结束俄乌战争”,如今不知道多少个“24小时”过去,特朗普也着急,急的是自己什么时候能把诺贝尔和平奖抱回家。

特朗普的“和平”人设

“我不想卷入这种事(角逐诺贝尔和平奖),如果她这么说,那确实很友好,我也非常感谢。”

8月15日,特朗普和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后,他面对媒体谈及前政敌希拉里·克林顿要提名他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一事。

当日稍早时候,希拉里在节目中说,如果特朗普能结束俄乌战争,就亲自提名他,前提是不让乌克兰割让任何土地。

这场“双普会”,一度让西方阵营如坐针毡,事前新闻传出双方可能达成一些不利于乌克兰的协议。而战争的另一个当事方,乌克兰,却没有参加。对此,西方舆论场一片风声鹤唳。

“双普”原本要单独会面,后来改为“3+3”模式:特朗普由国务卿鲁比奥和中东特使威特科夫陪同,普京则由外长拉夫罗夫和外交顾问尤里·乌沙科夫陪同。曾经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担任外交顾问的学者菲奥娜·希尔就认为,如果没有任何专家或者幕僚在场,特朗普跟普京单独会晤,“是一场错误”。

欧洲和乌克兰当局松了一口气,他们最担心的“张伯伦时刻”—火速签订包括领土割让在内的协议—并没有出现。事后,特朗普也是说起了车轱辘话:“达成协议前,没有协议。(There's no deal untilthere's a deal.)”

但他给这次会谈打了满分。

本文刊登于《看世界》2025年1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