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员工绩效
引言
随着电力行业的持续发展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传统的人工操作和手工管理方式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对灵活性和高效性的需求。为了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并增强员工绩效,电力企业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文章旨在探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的现状、理论基础及实施路径,并分析其对员工绩效的影响。
一、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现状与理论基础分析
(一)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目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较多的传统、低效的管理方式。例如,在人员培训管理、考核工作、培训管理以及人员管理等许多方面,大量企业运用人工填写、纸质记录,导致管理效率低、准确率差以及处理时间过长、不能及时进行处理。同时,不少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改进上远远达不到与时俱进的要求,依然未能适应行业蓬勃发展的现状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因此,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逐渐无法应对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环境、竞争环境以及技术等给企业发展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已经严重不足,无法达到快速发展的企业需求。
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员工绩效考核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缺乏及时性和科学性的管理,达不到精准匹配与针对性发展的情况。很多管理活动不够灵活,无法及时发现和跟进员工的需求以及市场需求。所以电力企业也需要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来优化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工作,来追赶整个行业不断发展的节拍,使人力资源规划更加精准化,员工的绩效管理更加透明化和具有实时性,员工培训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资源运用更加高效化,完成工作的质量更高效。
(二)数字化转型的定义与概念
数字化转型是电力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转变企业运营及服务方式、优化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特别是通过改变人的主观条件(主观经验性)为客观条件(数据和信息),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数字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技术驱动管理革命。数字化使企业得以对员工进行在线监测和监督,监视员工的作业绩效及生产效率,更及时、快速地满足客户需求。通过企业大数据信息决策,依靠决策驱动管理决策,优化整个企业的管理决策流程[1]。即利用集成的HRIS平台和数据资料对人力资源提供最优、最快的分析,基于企业整体工作与业务流程一体化的整合,引领更加数字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的电力企业运营管理。
(三)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
粗放式管理模式往往是由人“看”和“考”的方式决定管理的,管理起来缺少时效性和科学性。而模式的新一代改变则是依赖数据和即时数据反馈进行管理,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是一种数据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基于这种智能化管理模式,通过人机接口将数据反馈于用户的智能化管理,充分通过技术、数据代替人的观察、管理,判断分析数据,更加科学有效。
此外,数字化转型也实现了组织层级的扁平化,让信息更通达高效。原先层级组织结构中的信息在流经不同层级的过程中,会出现滞后或者失真现象,而在数字化管理组织下,管理层和企业员工能够实现更加直接高效的信息沟通,决策无需经过层层信息的传递,直接在数字化平台上快传输、快决策,在各个环节及时获得相关信息并快速作出反应。
二、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
(一)HRIS的构建
HRIS是电力企业数字化建设的底层技术支撑,是以集中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通过数据集中平台整合人力资源相关信息(如工资报酬、绩效考评、岗位培训等)。HRIS通过基于云计算搭建多终端、多功能、多层次、多视角、安全可靠的人力资源数据库,通过平台的共享机制可以实现部门之间的数据资源信息共享和部门间协同办公,增强了数据库的数据信息共享和流动以及信息的透明化。同时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应将管理服务端的设计融入进单位中的各类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人力资源系统中的员工基础、工资和社保、培训记录和绩效考核等子系统数据可以实现员工档案的更新和查询的实时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