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系统的应用及实践
作者 田小林
发表于 2025年9月

【关键词】BIM技术;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系统;应用实践

引言

当前,中国的电网施工正呈现出逐步扩张的态势,电力工程施工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新形势下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BIM技术虽然源于建筑设计,但由于其可扩充性与可拓展性,尤其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该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中包括电力工程施工管理。BIM赋能的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系统打破了传统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局限,使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和整个工程建设过程的信息化水平得到本质上的提高,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1]。

一、目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难点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涉及诸多环节,每个阶段都需要进行周密计划和实施。但目前我国的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制约着电网建设项目的实施及最终质量。

(一)施工环境复杂多变

电力建设过程中,受地形、气候和交通等多种因素影响,其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各个区域地质条件和气候特征差异较大,对工程施工造成极大的不便。

(二)材料设备管理困难

在电力建设中,材料设备是十分重要的,施工企业需要对材料设备的采购、运输、贮存和使用等环节进行严密控制。但在材料设备的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供应商的问题、运输的拖延和设备的损坏等问题,给企业带来难题。

(三)人员管理难度大

电力工程施工团队中包含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等。由于员工素质不同,技术水平不同,工作态度不同,管理员工是一件困难的事。因此,在工程项目中,如何对项目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配置,保证项目中各成员的有效配合和交流,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四)施工安全风险高

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高空作业、带电作业、设备故障等。如何确保施工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是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

为保证电力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和质量,在施工环境、人员管理、物资设备管理和施工安全这四个方面都要强化治理。

二、BIM技术应用于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优势

(一)协调性

目前许多电力工程施工中需要的数据量庞大,对数据的处理繁琐且冗长。但在平面设计图纸上,人们往往无法从图形中获取不同信息,从而影响图形设计的精度和专业程度,这阻碍了双方的深入交流和该类工程的建设。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建筑整体呈现为三维立体的形态,同时通过其协调性功能可以避免多个建筑的互相矛盾,确保在建设过程中,各个部门的信息都能得到交流,避免因设计问题而导致的不同建设工程在不同的施工阶段重复作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2]。

(二)可视化

BIM在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应用,可以使建设团队对整个工程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因此BIM在电力系统中被广泛应用。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绘制图纸时都是以平面的形式出现的,产生大量数据、线条等问题。由于对工程知识的不同理解,极易导致工程出现错误,最终出现工程工期延误和重复的问题。而BIM是以三维的展现方式,让每个阶段的资料都变得规范、完整。可视化设计为各个电力工程的开展提供极大便利,使工作人员可以进行有效管理。

(三)优化性

随着电力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量不断增大,所蕴含的信息量也日益庞大。在这样的环境下,仅靠人工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目前需求。BIM是一种很好的补充手段,可以把类似工程中的多个相关工程项目整合起来,这些信息不仅可以被上传到计算机上,还会引起很强的关联性,以此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工作。

三、基于BIM技术的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系统的应用

基于BIM技术的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系统的应用包括项目规划、施工管理、数据分析、成本控制和协同工作五个方面。

(一)项目规划

1.模拟施工

利用BIM对电力工程进行BIM模型化,可以针对实际情况制定最优的施工方案,减少冲突和失误,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刊登于《消费电子》2025年1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