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不停电作业管理的优化措施
作者 谭志龙
发表于 2025年9月

【关键词】配电网;不停电作业;作业管理;优化措施

引言

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进程中,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与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为有效破解这一发展难题,电力行业应持续加大配电网建设投入力度。随着配电网改造工程的加速推进,带电作业已成为主要施工方式。当前主流的带电作业技术虽各具技术特征,但其应用效能受制于现场环境、设备状况等多重因素;运维人员需结合现场实际,综合比选不同作业技术方案,通过强化全过程管控,确保配电网施工作业既满足供电连续性要求,又符合安全作业规范。

一、配电网不停电作业现场条件

(一)安全条件

配电网不停电作业具有较高安全风险,需全面落实全过程安全管理措施。在作业开始前,必须对所有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方面的详细交底,以保障作业流程的规范化执行和员工安全意识的显著提升。在作业准备阶段应强化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分析风险诱因、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科学判定作业条件的可行性,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在作业过程中应安排专职安全员实施动态监测,对照安全标准核查作业行为,发现违规操作或不符合项须立即上报并督促整改[1]。

(二)环境条件要求

作业环境需满足自然条件要求,避免恶劣天气影响作业质量。作业前应实地勘察现场气候、温湿度等环境要素,选择适宜气象条件开展作业。确需在特殊天气下作业时,应调整设备参数至安全范围,建立气象预警机制,组织作业人员学习气象知识,提升环境预判能力,提前预判未来一周的气象变化趋势,科学安排施工作业计划。

(三)作业设备条件

设备管理应建立全流程管控体系,规范绝缘工器具等设备的使用管理;完善设备仓储制度,实行专库存放与专人管理,严格执行出库检验制度,确保设备性能符合技术标准。建立设备采购评估机制,根据实际需求编制采购方案,组建专业采购团队,通过多方比选确定优质供应商,重点把控设备性能参数、技术规格与性价比指标,确保设备配置满足现场作业需求[2]。

二、配电网不停电作业管理的主要技术

(一)绝缘工具作业法

在电力系统检修作业中,使用绝缘工具是保障人员安全的关键措施。常用工具有绝缘手套、绝缘杆、绝缘垫及挡板等,主要作用是隔绝电流,防止触电事故发生。选用绝缘手套时需匹配电压等级与作业场景,使用前必须检查有无破损、裂纹;通过挤压充气检测其密封性,穿戴时需调整至贴合状态,作业中严禁接触尖锐物体。绝缘杆作为远距离操作工具,可保持安全作业距离,选型时应考虑杆体材质、伸缩长度与操作空间适配性,杆头需与设备接口适配并保持清洁干燥,操作时保持杆体垂直稳定,确保接触部位接触良好,避免因虚接引发放电风险。绝缘垫与挡板是构建安全作业区域的基础防护,铺设前需确认其绝缘等级符合现场电压要求,表面应平整无褶皱;周边固定防止移位,作业期间禁止在绝缘垫上堆放杂物;定期检测其表面电阻值,发现老化龟裂应及时更换。

所有绝缘工具均需建立周期性检测机制,重点检查工具表面憎水性、机械强度等指标。天然橡胶材质手套每6个月需进行工频耐压试验,环氧树脂绝缘杆应每年检测表面憎水性能;存放时应悬挂于阴凉通风处,避免与油污、酸碱物质接触,橡胶制品需远离热源防止老化。作业人员必须通过绝缘防护专项培训,掌握工具性能参数与安全操作规范,作业前应进行三查确认:查工具试验标签、查外观缺陷、查接地装置可靠性。严禁超期使用或带损伤作业,发现绝缘失效须立即终止操作[3]。

(二)绝缘安全平台法

在高压线路附近搭建绝缘作业平台实施检修时,需构建具备稳定支撑结构的操作基面。通过物理隔离形成安全作业空间,施工前应选择与带电体保持安全距离的平坦场地,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绝缘板材及配套组件,依据技术规范进行精确裁切与装配。作业流程中需同步安装绝缘接地装置,采取双重防护措施确保系统有效泄流。

本文刊登于《消费电子》2025年1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