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煤矿机电;变频技术;设备安装;节能降耗;安全生产
引言
煤矿机电装备是煤矿生产的核心设备。传统的煤矿机电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一般都是以恒速驱动方式启动和运行,这种方式存在着启动电流大、能量消耗大、设备损耗大、稳定性差的问题。随着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它以其良好的调速性能、节能效果显著、控制精度高等优点,逐步被广泛地应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安装中。在煤矿机电设备安装中采用变频调速技术,能有效地提高设备的工作性能,减少能源消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经济性。因此,对煤矿机电变频调速技术在煤矿设备安装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促进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煤矿机电变频技术概述
(一)变频技术原理
变频调速技术的核心就是利用电源的频率、电压来调节电机的转速。该电路主要包括整流电路、滤波电路、逆变电路、控制电路等几部分。整流电路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滤波电路把整流的直流电平滑化,逆变电路再把直流电变成频率、电压可调的交流电,控制电路根据实际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精确控制。例如,在正弦脉宽调制技术中,控制电路通过产生一系列脉宽呈正弦变化的脉冲,控制逆变电路中功率开关元件的导通和关断,使其输出接近正弦波的交流电,从而实现对电机速度的连续调节。通过调整电源频率,实现电机转速的大范围调节,满足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工作要求[1]。
(二)变频技术特点与优势
变频调速技术以其较宽的调速范围、较高的调速精度、较小的启动电流,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将变频技术应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安装中,使设备在启动过程中实现软启动,避免传统启动方式产生的大电流冲击,降低对电网及设备的破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速度控制上,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对设备的转速进行准确的调整,从而保证设备的稳定和效率。例如,在输送带运行时,根据输送煤量的变化实时调整输送速度,避免空转、过载,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具有较好的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功能,使设备运行更加安全可靠[2]。
二、煤矿机电设备安装现状与需求分析
(一)煤矿机电设备安装现状
目前,煤矿机电设备的安装还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设备启动环节,一些煤矿仍然采用传统的直接启动模式,例如矿井通风机、排水泵等,瞬间产生的大电流达到额定电流的5~7倍,不仅给井下电网带来很强的冲击,而且频繁启动还会加速电机、轴承等零部件的磨损,造成设备故障率居高不下[3]。
在运行过程中,设备的效能问题突出。例如,大部分煤矿采用恒速运行方式,不能根据煤流量的变化进行调速,造成大量的能量浪费,实测表明这类工况下的能耗高达30%~40%。同时,设备间缺乏有效的协作,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生产需要。
同时,煤矿井下高湿、高尘、强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给机电设备的安装带来严峻挑战。部分老设备由于自身防护能力不足,在复杂环境中容易发生故障,且安装过程中易与原系统兼容性较差,这进一步增加设备的安装难度和运行风险,成为制约煤矿生产安全和效率提高的瓶颈[4]。
(二)煤矿机电设备安装需求
煤矿机电设备安装需求的核心是保证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工业智能化发展的要求。现有装备安装方式存在着启动冲击大、能耗高、稳定性差等突出问题,难以满足现代煤矿生产需要,亟须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装备性能优化。
在启动和运行中,要求设备具有软启动功能,以防止大电流启动时对电网及设备本身造成的冲击,降低关键零部件如电机、轴承等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灵活地调整运行速率,例如根据煤流量实时调节皮带输送机的转速,而风机则根据井下的风量来动态调节转速[5]。
随着煤矿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对机电设备的安装提出更高的要求。本项目拟将传感器、通讯模块等集成到设备中,实现对运行参数(电流,电压等)的实时采集和传输,使工作人员能够在地面控制中心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调整运行状态,同时获得故障预警信息,提高生产管理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另外,还需要设备之间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和协同性,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智能化的生产系统,让多个设备能够进行联动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