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门出手!医疗科普不是“流量生意”

一件网购的白大褂,一个伪造的胸牌,一段精心编排的话术——网络直播间里,假医生们以此包装成“三甲名医”引流卖货。
近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明确要求“自媒体”账号对发布转发医疗科普信息的真实性、科学性负责,严禁无资质账号生产发布专业医疗科普内容,严禁违规变相发布广告。
专家评 山西大学法学院讲师陈川表示,治理核心在于平台,建议强化平台监管责任。在账号认证环节,需确保医生信息与国家官方部门登记数据完全一致方可通过认证,未通过认证的账号不得发布任何医疗相关视频。同时,优化平台审核团队,视频审核人员应具备基础医疗知识储备,以对视频内容的可信度进行甄别,至少需具备识别明显违背医学常识内容的能力。
为余量食物找“归宿”,北京实施食品减损技术指南

为落实《北京市反食品浪费规定》,北京烹饪协会牵头起草的地方标准《餐饮行业食品减损技术指南》7月正式实施,明确提出“餐饮服务提供者宜通过食物捐赠、打折促销等方式对未销售食品进行处置”,为这些不好售卖但仍在保质期内的余量食物找“归宿”。
不少商家借助第三方平台加入“反浪费”的队伍。“惜食魔法袋”平台通过定位匹配和库存管理技术,将北京200余家门店的余量食物精准对接消费者,3年来累计拯救食物1万吨。不少商家将余量食品打包成“魔法袋”盲盒,打折在平台售卖。通过这种方式,中式糕点品牌泸溪河各门店每日食品报废率整体下降了40%。
专家评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法律政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梦凡表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反食品浪费刻不容缓。餐饮、商超处置余量食品的创新举措,形成了商家、消费者、平台三赢的良性模式。
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根据《方案》,育儿补贴制度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补贴对象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补贴发放至其年满3周岁。育儿补贴按年发放,补贴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育儿补贴申领人是婴幼儿的父母一方或其他监护人,主要通过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线上申请,也可以线下申请。育儿补贴发放渠道为申领人或者婴幼儿的银行卡或其他金融账户。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个人收入。
专家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郭燕红表示,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将帮助减轻家庭养育的负担,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氛围,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育儿补贴是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向群众发放的民生保障现金补贴,是一项惠民利民的重大举措。
医保电子处方中心覆盖31个省份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家医保局日前透露,医保电子处方中心已覆盖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支持跨省电子处方的互联、互通、互认。通过药品追溯码、医保码等手段,医保便民服务和监管效能实现双提升。
截至今年4月底,医保电子处方中心已接入7.06万家定点医疗机构和27.14万家定点零售药店。同时,针对参保人员和定点医药机构“找药难”等问题,国家医保局推进“医保药品云平台”建设,部分省份还利用医保码服务率先开通了医保电子处方线上结算服务。通过持续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医保支付体系,实现了覆盖多场景、多人群的便捷医保支付模式。
专家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震表示,智慧医保体系把事前、事中、事后结合起来,直接把监管系统的预警指标打到医生的电脑上,有违规苗头立马亮红灯,从源头上切断欺诈骗保的可能性,使监管效率大幅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