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伤肝?辨证用药能护肝
近年来,使用中药造成患者肝功能损伤的案例时有发生,中药成分的复杂性让“中药伤肝”的讨论未曾停歇。一些肝病患者,如肝癌患者,在接受化疗的同时也希望接受中医药的治疗,双管齐下,以延长生存期或提高生存质量,却又担心中药会让本就病了的肝脏“雪上加霜”。其实,中药治疗肝病的历史源远流长,汉代《金匮要略》中针对黄疸、胁痛等肝病相关症状给出的具体治疗方法,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
多角度看待中药伤肝
1.药物毒性
绝大部分的药物代谢在肝脏中进行,确实有部分中药的成分会损伤肝细胞,如关木通、广防己含有的马兜铃酸,长期或过量服用会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中药成分的复杂性使部分中药存在潜在的肝损伤风险,但随着药理学的发展,我们能够明确的中药成分越来越多,目前临床治疗肝病已经有意识地避开使用这些可能伤肝的中药。
2.相互作用
中药成分复杂,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增加肝损伤的风险,如柴胡是中医治疗肝病的常用药,但含有柴胡的方剂与某些抗生素合用时,可能影响肝脏对药物的代谢,损伤肝脏。我们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时,需要详细告知医生正在接受的治疗方法,询问医生自己是否可以同时接受中医和西医的治疗,避免治疗方式产生冲突。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祝您健康》2025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