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可以高喊“胶片复兴”了吗?
作者 刘东
发表于 2025年9月

在数字高速迭代、图像即流量的大潮中,胶片摄影却迎来了意想不到的新生。2025年,胶片摄影的经久情怀与审美诉求,带来了几十年来从未掀起过的热烈关注。经典品牌与新玩家、黑白与彩卷、老机与新机,交织成胶片复兴广阔的画面。

今年正值徕卡诞生100周年。作为 35mm底片之父,徕卡在 1925年首开先河,定义了现代摄影的语言。为此,徕卡于今年6月推出首款自有品牌 35mm 黑白胶卷 Monopan 50。这款ISO 50的超低感光黑白片,解析力高达每毫米280线对、超全色感光性能延伸至780nm,是向经典与技术极致致敬的一曲诗篇。虽然有分析指出其配方与Adox HR-50一致,可能是代工贴牌,但这丝毫不妨碍其象征意义:胶片,在百年之后依旧值得被制造和拍摄。

另一幕在国内,上海国际摄影器材和数码影像展览会上,一幕让无数人感慨的画面:年轻人排起长龙,争相购入乐凯C200彩色胶卷。自2012年停产、被许多人作为童年与青春的记忆载体之后,乐凯耗时18个月联合高校实现关键材料国产化,攻克纳米涂层与环保显影技术,终于让 C200回来了。延续经典红盒白标,不仅是情怀复刻,110多种材料全部实现国产,更是技术跃迁。

复古不仅是情怀,更是技术更新的驱动。今年,英国 Ilford(Harman Technology)推出多款新品:Phoenix 与 Phoenix II 彩负胶卷、Red125 红景片(红色滤镜×色彩反转)及全新黑白片 Kentmere Pan 200,覆盖多样视觉需求。其中,Kentmere Pan 200 作为新发行的黑白胶片,支持 135格式与120格式,是市场对经典黑白质感强劲反馈的回应。

胶片市场少有的“盛况”之一,是三款新机的发布:宾得17,Pentax 时隔几十年再出新机,主打35mm半格设计(24×17mm),每卷可拍72 张,机身融入现代与复古元素,具备半自动与程控曝光、区域对焦与传统卷片感,适合年轻用户入门与创意实践;禄来 35AF :继承 Rollei 的机械美学与自动对焦的便捷,此机体现老品牌拥抱现代趋势的勇气;柯达 Super 8:经典电影胶片格式重返大众视野,唤醒“动人胶片”视觉体验的怀念。

几十年来,胶片摄影一直被认为只是小众怀旧爱好。然而,从 Pentax 17的热售到 LeicaMonopan 50的新品发布,再到乐凯现场年轻人的热烈抢购,市场显现出空前活力。这股复兴不是一时怀旧,而是一种对慢节奏视觉表达与质感探索的再出发。

这归功于几个因素:审美回归,年轻人对“颗粒感”“色彩偏移”等胶片特性产生审美认同,替代数字冷感的共振;可获得性提升,新胶卷与新机的上市,让入门成本下降,操作可得性增强;文化传播,社交媒体流量助燃,年轻群体看到自己以外的同伴参与,情绪不断被点燃。

这一年,胶片摄影成了跨时代的共鸣。徕卡、乐凯、Harman等品牌,以技术与情怀的交织,为胶片时代谱写续章;Pentax 17、Rollei35AF、Kodak Super 8,新机扛起格式重生的序曲。这股复兴不仅是怀旧,更是美学与仪式感的回归。

我们向所有愿意花时间、用心拍摄的人致敬。

本文刊登于《摄影之友》2025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