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教师承载着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使音命,其专业化发展水平不仅关乎个体艺术素养的生成逻辑,更影响着国民美育质量的代际提升。当前,我国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依靠职前院校培养与职后机构培训进行,长期以来,二者在培养目标梯度设定、课程内容纵向衔接,以及专业能力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割裂现象,导致出现职前培养偏重音乐本体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忽视教学情境适应力培养;职后培训则陷入零散化、应急式的技能补缺模式,难以支撑教师可持续专业发展的问题。上述问题既不利于音乐教师形成职业生涯的成长闭环,也极易导致音乐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能力在职业不同阶段产生结构性错位,影响着音乐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感的建构①和音乐教师职业发展方向的定位②。这不仅映射出我国音乐教师教育尚未形成体系化的发展模式,也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当前亟须通过建立终身化、进阶式的一体化培养机制,实现职前职后的有机衔接,使音乐教育工作者能在动态发展的教育生态中持续获得专业赋能,进而推动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建设。
一、音乐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现实挑战
植根于百年师范教育传统,我国音乐教师培养范式长期固着于“职前主导型”制度架构,形成以音乐师范院校为主体、学科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培养范式。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化与教师队伍建设相关国家政策的推进,音乐教师教育体系正经历从传统阶段性培养向终身性发展的范式转型,着力构建职前职后贯通、理论与实践互嵌的连续性专业发展体系。然而,受身份转变、课程设置、制度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实现音乐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仍面临诸多现实挑战
(一)教育实践中职前培养与职后体验的不匹配
作为联结音乐教师教育学理认知与实践智慧的中介环节,教育实践承担着促进职前教师形成职业身份认同、实现教育主体身份建构的核心功能。然而,培养机构与用人单位的场域区隔导致职前职后的实践内容存在脱节,致使身份转变后的音乐教师陷入职前培养形成的职业期待与职后实践产生的真实体验不匹配的困境
教育实践是职前教师教育的必要环节,③其目标在于通过沉浸式的全方位参与,帮助职前音乐教师全面了解职后工作内容,并在知识、能力和角色方面实现三重转化一一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教学知识,将专业技能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将学习主体转化为教育主体,进而缩短职后适应周期。在现实教学场景中,音乐教师职业内容的复杂性远超传统认知。除课堂教学外,音乐教师更需承担艺术社团指导、校园文化建构、美育活动开发、班级组织管理等职责。从实际的教育实践情况来看,囿于担心干扰常态教学秩序、恐增一线教师工作量等原因,当前的教育实践较多采用观摩旁听为主、授课与社团排练为辅的模式,教师的参与度有限。
在教学实践中,模拟教学法被视为提升职前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方法之一。它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模拟教学活动,以掌握本领、技能的教学方法。④在模拟音乐课堂的具体实践中,由于缺乏对教学对象音乐素养发展阶段特征的精准把握,易降低模拟教学的仿真度,出现以下两种现象:其一,模拟师生互动呈现“单向传递”状态。模拟听课者因缺乏对特定学段学生音乐反应机制的深度认知,其反馈往往表现为机械化的乐理知识应答、程式化的旋律模仿学唱,难以体现基于特定学段学生音乐联觉的创造性回应,如即兴律动反馈、个性化音乐意象描述等教学情境。其二,模拟教学策略呈现“去音乐化"倾向。授课者常陷入单纯的知识传递模式,缺少通过体态律动引导、音色联想激发、多声部协作等互动手段形成的情感共鸣与审美共建。这样的训练偏差可能导致音乐师范生在职后体验中难以适应模拟情境与现实课堂的差异,进而影响教学信心和教学热情,甚至阻碍其教师专业发展进程
(二)教师教育课程中音乐专业性与教学实用性的失衡
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以专业教育为主线,采用分专业培养的形式。因此,职前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呈现以音乐专业课程为主,以教育类课程与通识类课程为辅的特征。通过对六所部属师范大学音乐学(师范)本科生培养方案的分析,发现音乐专业类课程与教育类课程的学分占比约处于 3:1 的状态。课程设置占比的偏颇,易使师范生们形成重音乐专业技能轻教育教学能力的观念,缺乏从表演状态向课堂教学整合状态转变的意识。此外,遵循学科体系建构的课程内容常过于强调音乐本体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忽视音乐知识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性与整合性,以致出现“窄而深"的音乐知识技能与“宽而广"的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不适配的情况。例如:音乐教师具有高水平的钢琴演奏能力,但面对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歌曲的即兴伴奏、移调转调时感到束手无策;深音音乐理论知识,但不知如何用适切的教学法展开系统授课等。因职前培养存在重音乐专业能力、轻教学技能的倾向,职后培训为加速新手音乐教师入职适应的速度,常将培训重心聚焦教学能力强化,围绕教材分析、音乐教学法培训、课程标准解读、优质课观摩等内容展开,即便涉及音乐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也多围绕合唱指挥、即兴伴奏等具有教学功能性的内容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