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从曼谷出发,沿 Phahonyothin 公路向北行驶,经暖武里大桥跨越湄南河,巴吞他尼府的轮廓逐渐铺陈,低矮的楼房或棚户店铺鳞次栉比,成片的稻田和散落的荒地交错铺展。路过不知名的寺庙,雨后的空气是潮湿的泥土与游离的莲花特调,这座距曼谷46公里的“莲花城”,其名源自1815 年当地民众以莲花呈献拉玛二世的典故。如今,即将成为我未来10个月汉语教学生涯的见证地。
一切从“你好”开始
即将任教的沙提巴吞(SathitPathum)示范学校是当地有名的国际学校,位于巴吞他尼府的 Bang Khu Wat 区城乡接合部,这里没有想像中的炎热,有人烟,有便利的交通,有原始的风景。尚未开学,简单安顿下来,同样住校的菲律宾外教安娜便带着我和叶老师去“开发”周边生活地图——最近的Lotus超市距离约70铢(车费的距离),菜市场距离是10铢,对工作人士朝会时举办中文知识小竞赛——剪纸抢答。有如救赎的7-11便利店也在附近。从菜市场买菜回来做饭,好不好吃自己都想办法甘之如饴,努力验证每一道菜中游离着的家乡的味道。


沙提巴吞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都开设了泰、中、英三语课程,除了泰国本土教师外,最多的就是菲律宾的英语外教,我和叶老师是唯二的中文(汉语)老师。短促的开学前准备,确定了中文课分工安排,由叶老师负责幼儿园至三年级,由我负责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跨度之大,全然没有心理准备,着实是不小的挑战。向前任志愿者老师了解了学生的汉语水平后,便请财务KruBen驱车送我们到曼谷的中文书店选购教材。教材的难易程度、学生的汉语水平都作了考虑,前前后后两个小时终于选定,满心期待新学期的到来。
开学当天的早会,升旗仪式结束,教导主任KruMeaw向全校师生逐个介绍新老同事,我们双手合十用泰语问好:“萨瓦迪 Ka/Krab!”对方也以同样的礼仪用中文回应:“老师您好!”礼尚往来一番,算是认识了。
异域的中文教学
新鲜感过后,经历一段磨合期。学校刚开设中文课程两三年,根基还不牢固,加上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正襟危坐不到十分钟又开始开小差。作为新手老师,无法像本土老师那样用气场压住躁动的课堂,好在这所学校的同事们都很友善,坐班的班主任 Kru Deaw 便常常帮助管控课堂纪律。同事们也会帮助我放松心态,热情为我解答各类疑虑。我也渐渐转变原有的标准,对学生的期待从理想中的能自由进行简单的对话变成重新巩固基础,并花更多的精力来设计教学方案,琢磨着丰富课堂学习方式,增加互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