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春节前夕,我和朋友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去斯里兰卡过年。说走就走,我们真就来了一趟斯里兰卡之旅,大年初二才回程。当我从斯里兰卡飞回国内,从上海辗转高铁、公交和城乡小巴回到家,依然觉得这一趟旅程就像一场梦境。
当我回到村头,闻着鞭炮和腊肉的中国年味,脑海里依然在回放着十多个小时前在斯里兰卡的一幕幕。我坐在斯里兰卡的破旧火车上,穿着小短裤戴着大墨镜吹着印度洋的风,用尽量不那么整脚的英文和周围的人寒暄.
世界就是这么小,果然是地球村。一趟斯里兰卡之旅,就像是去一趟隔壁村。
中国饺子遇上斯里兰卡微笑
小红书说斯里兰卡是“微笑之国”时,我不免疑心是旅游宣传的套路。直到在加勒古堡的芭蕉树下,看见苏布的妈妈。苏布是我们在斯里兰卡当地请的司机丹纳斯卡的发小,腊月二十九那天,他们邀请我们去他们家过中国年——只因我无意间说了我会包饺子,他们想吃正宗的中国饺子,感受一下中国年。
见到这位异国阿姨时,暖黄的阳光把她的蓝布裙镶了层金边,她正蹲在芭蕉树下洗衣服。看见我们来了,赶紧放下手里的衣服,笑盈盈地起身,脑袋开心地在空中画着“8”字——那是南亚人特有的开心暗号。没有一句话语,可眼睛里充盈了热情,像盛着整座院子的阳光。

“我妈第一次见中国人,紧张呢。”苏布笑着解释。那天我们要在他家做年夜饭,阿姨总往灶台凑,一会儿递来擦得锃亮的锅盖,一会儿捡回我扔掉的老菜叶——她用手比划着,意思是“还能吃”。后来才知道,在斯里兰卡,浪费食物是会被神明责怪的。
包饺子时,苏布举着手机满院子跑,镜头怼到我沾满面粉的手上。他一会儿给他工厂的德国老板打视频:“看!我的中国朋友在做中国美食”,一会儿打给她在外面打工的姐姐报告家里来了中国客人,一会儿又向各种朋友显摆。
从没想到我有一天会在斯里兰卡过年,在苏布家做了一桌子菜—— 当然,包括饺子。年夜饭吃得很开心,阿姨一直微笑着看着我们吃,她不吃猪肉,但不时地指着我做的猪肉饺子,一边摇头,一边点赞。
丹纳斯卡一直惦记着要用“TikTok 记录生活”,一边拍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