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学会“不要”,反而得到更多
作者 凌麦
发表于 2025年9月

很多人都在婚姻长河里艰难跋涉,用力索要着那些求而不得的温暖和幸福。却很少有人明白:婚姻的顶级智慧,是学会“不要”,敢不要的人,才能拥有更好的人生。

1不要 “圣母式付出”

牺牲感是婚姻的毒药

法国作家波伏娃曾这样说:女性若以牺牲自我换取婚姻,终将发现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

好的婚姻,是彼此尊重和欣赏,而非自我牺牲和妥协。那些在婚姻中有无私“圣母心”的女人,都喜欢把对方当巨婴喂养,而结果往往是耗尽自己的精力和心力后被嫌弃。

在央视新剧《我的后半生》中,刘丽娜曾经在职场也是雷厉风行的女强人。为了照顾公婆、孩子,让老公沈青安心打拼事业,她放弃事业做了家庭主妇,20年如一日,伺候一家老小,就连小姑子住院,她都要连夜守着。家里大小事,她都冲在前面。正是她主动承担了家里所有烦心事,才换来了丈夫沈青在外面的光鲜亮丽。

刘丽娜一直把家人的幸福和快乐,当成自己的成就,直到发现丈夫出轨,才明白自己的付出有多廉价。她在菜市场为两毛钱和摊主掰扯,沈青却给爱慕者艾斯李买她最喜欢喝的咖啡。艾斯李穿着好看的衣服,背着名牌包,频繁出入美容院、健身房。而自己永远是休闲服,出入最多的地方是菜市场、厨房。她用20年的付出把自己操劳成黄脸婆,沈青却连多看她一眼都不愿意,而把心思全放在浑身都写满很“贵”的艾斯李身上。

残酷的现实一巴掌打醒了刘丽娜,她大梦初醒,20年来,沈青成长飞速,而自己原地踏步,是自己掉队了。后来,她把自己从家庭的琐碎中抽离出来,开了一家小服装公司,虽然一路困难重重,但从中找到了丢失20年的自己。

当一个人在爱中失去自我,幸福便如手中沙,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

本文刊登于《好日子》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