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钱奖励孩子了
很多父母,包括我都会用奖品、钱激励孩子进步。虽然看书听讲座,或多或少知道用钱或者买东西来奖励孩子不是长久之计,但我们普通父母,能想到的似乎只有这些。
难道这么做,真的错了吗?
1、90%父母都误会了:物质奖励不是一直有用
父辈成长于资源稀缺环境,物质奖励能直接触发生存型努力,但现在的孩子在物质丰裕中成长,更敏感于成就的价值感而非交换价值。
时代在改变,对我们有用的,对孩子未必合适。
过去,我们过节才能吃上一顿肉,穿新衣服是过年才有的福利。能吃上一点零食可以高兴大半天,还藏着掖着舍不得一口吃完。放假只能在家帮忙干农活,“旅游”简直就是奢望。如果想买个喜欢的玩具,可能要存很久的零花钱。
那时的我们,因为缺少,所以渴望。一块糖、一点小奖励,甚至一个口头承诺,都能让我们冲劲儿十足。正因为我们习惯被父母这么激励,才会不自觉把父母的这些方法用在自己孩子身上。
而现在的孩子,每天都能大鱼大肉,想穿新衣服随时有,零食随便吃。玩具、零花钱对他们都不是新鲜事,到处游玩就是孩子们假期的标配。所以,当父母用好吃的、好玩的、零花钱来奖励孩子时,孩子并没有像我们小时候那般受用,新鲜劲一过,完全不当回事。
毕竟,我们小时候生活的环境和条件,跟现在的孩子相比差得太远!
2、有时候给孩子越多,孩子的动力反而越差
接触过很多父母后,我发现大家在教育过程中,很容易陷入这样的坑:总以为给得越多,孩子就会越努力。
对儿子,我用过很多办法来激励他。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好日子》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