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栏目主持人:许晓明,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民族艺术》主编,研究员
热贡艺术主要指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佛教造型艺术,是藏传佛教的重要艺术流派,由佛教僧侣和民间工匠传承,主要流布于青海省隆务河流域,并传播至周边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东南亚地区。2009年,热贡艺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属于“传统手工艺”领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将其价值对应 3 个可持续发展指标——“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负责任消费和生产”“ 和平、正义和强大的机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热贡艺术品的生产为当地人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其制作原料包括矿石和植物,采用的是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热贡艺术还为相关社区民众提供了精神寄托和文化认同,同时展示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对创建和平、包容的社会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热贡,藏语中富有诗意的“金色谷地”“梦想成真的地方”。这里,气候如春日般温柔,滋养着万物生长,物产丰饶,宛如大地母亲慷慨的馈赠。多民族文化在此汇聚一堂,交织成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彼此融合,交相辉映,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六月会的欢歌笑语,土族於菟舞的灵动飘逸,苯教法舞的庄严神秘,保安社火的热闹非凡……这些珍贵的遗产项目,如同璀璨星辰,点缀在热贡的文化天空,熠熠生辉。正是这片土地上独一无二的自然风貌与深厚的人文底蕴,孕育了无数绘画大师与塑像匠人的心灵手巧,使得热贡艺术如雨后春笋般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绽放出绚烂的艺术之花。
热贡被赞誉为“艺术之乡”“文化之城”。热贡艺术门类包括绘画、雕塑、堆绣、图案等,因其丰富的艺术种类、浓郁的民族色彩、别样的地域特色,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和追捧。2006年,热贡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 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