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阴阳转换时,人间煮秋光

晨雾未散时,窗台上的绿萝叶尖凝着细露。蹲在台阶上看蚂蚁搬家之时,风里忽然浮起一丝清冽——是处暑到了。蝉鸣还在枝丫间打旋儿,却没了盛夏的焦躁,像谁轻轻调低了音量键;晚风掠过晾衣绳,吹得竹席沙沙响,倒比前日多了几分熨帖。
古人说“处,止也”,处暑节气,即谓暑气至此而终。可这“止”不是戛然而止,倒像老茶客泡茶,第一泡浓烈,第二泡回甘,第三泡方显真味。天地间的阴阳二气正悄悄换岗:阳气从蓬勃转为收敛,阴气从伏藏渐次生长。它们像一对默契的舞伴,在夏末秋初的节点上完成最后一次交叠。这时候人的身体最是敏感,像一台刚切换模式的机器,总有些地方要“卡一卡”。
隔壁张阿姨这两天总说“心里冒火”,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早上起来口干舌燥,喝绿豆汤也不管用。李叔更明显,吃了两顿冰西瓜,肚子就开始咕噜噜叫,大便稀得不成形。这都是阴阳转换时的“小插曲”——阳气收得急了,阴气还没跟上,体内津液容易跟着“躁动”;暑湿还没散尽,脾胃被冰饮冷食困住了,就像刚晒过的被子突然蒙了层灰,运化功能慢了半拍。
这时候最宜“慢补”。不是急吼吼地灌参汤,而是像给老家具打蜡,用温和的滋味慢慢浸润。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海外星云》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