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滥用AI工具会降低大脑活跃度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间安静的实验室里,志愿者们坐在神经监测设备下,神经学家和人工智能专家们聚焦脑电图仪上蜿蜒缠绕的导线,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当我们把思考“外包”给人工智能(AI)时,我们的大脑会发生什么?
随着 ChatGPT 等大型语言模型成为教室、办公室和日常生活中的工具,它们提供的便利无可否认。写一封邮件,总结一篇文章,撰写一篇复杂主题的论文,人工智能工具能在几秒内给出答案。但在便利的表象之下,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更令人不安的现象:频繁使用 AI 进行写作可能会削弱我们大脑深度思考的能力。
他们最近在 arXiv 上以预印本形式发表的研究发现,依赖 ChatGPT 帮助写论文的人,其大脑活动明显低于那些不使用任何工具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模式变得更加明显——而且可能更难逆转。
用设备测量思维
为了揭示 AI 辅助写作的影响,研究团队招募了 54 名志愿者,将他们分为三组。第一组不使用任何工具或帮助,完全独立写作。第二组可以使用谷歌搜索进行研究;第三组则使用ChatGPT 指导写作。
每位志愿者被要求在三次实验环节中,每次用20分钟撰写一篇关于慈善事业的论文。在撰写论文时,参与者戴着的脑电图检测帽,记录他们大脑中的电波活动。这些信号为研究人员提供了观察认知过程的数据,包括脑力劳动、记忆访问和神经网络连接等方面数据。数据所呈现结果令研究人员感到震惊。
完全独立写作的“纯大脑”组表现出最强烈且最广泛的神经活动,他们的大脑在与注意力、记忆和内部推理相关的网络中活跃起来。谷歌组显示出中等水平的大脑活动,因为他们仍需投入到阅读、综合整理和写作活动中。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海外星云》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