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悉达多》到问人生

近日观看主持人张越发布的视频《刘小样,与阅读相伴》。视频里,20 多年后再访刘小样家时,张越给刘小样带来了一行李箱的东西,其中之一是一本书——1946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赫尔曼·黑塞的《德米安》。张越还提到,她之前给刘小样寄过黑塞的《悉达多》。在此之前,我没有读过黑塞的书,但周遭提及《悉达多》的朋友倒是不少。于是,我想,那就读一读黑塞吧,读一读黑塞的哲学观。
《悉达多》篇幅不长,两天早起的时间——大约3个小时,也就读完了。
在阅读过程中,我觉得自己有 3 种情绪的变化:
第一是惊喜。刚开始读到致谢的时候,我看见了一个熟悉的名字:罗曼·罗兰。原来罗曼·罗兰还是黑塞敬爱的朋友。罗曼·罗兰是谁?就是那个写《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人,1915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即使人名和书名都不熟悉,出自这本书的一句名言想必很多人听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第二是重叠。在读《悉达多》的过程中,头脑中无数次地闪过余华的朋友(史)铁生,闪过地坛。黑塞的哲学观与铁生的哲学观,有很多相同、类似甚至重叠的地方,以至我在阅读过程中一度有想放弃的念头,因为我总想着要获得一些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和体验。直至看到这部作品的最后两个章节一 《唵》《乔文达》,我才读到了自己的愚昧,更是深感自己的无知,对黑塞的哲学观,也多了十分的敬爱。
第三是失语。读完整本书以后,我更多的感受是失语。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海外星云》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