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上的刺玫瑰

她站着,身姿笔挺,头颅高昂。长长的棕红卷发如火焰般倾泻,衬着木兰花似的白皙肌肤、琥珀色的眼眸与斜飞入鬓的墨黑浓眉,交织成一种惊心动魄的热烈与明艳。而更摄人心魂的,是她那始终倔强高扬的尖俏下巴,仿佛在无声宣告着某种永不屈服的意志。“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她轻咬贝齿,朱唇微启,这句滚烫的誓言,从此便如惊雷,在亿万读者的心中轰然炸响,激荡不息。
她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笔下《飘》的女主人公斯嘉丽·奥哈拉。多年前初相遇时,她和这句八字箴言,便似一枚滚烫的烙印,深深刻进了我的灵魂深处。直至今日,她依然是我阅读过的外国文学画卷中最鲜亮、最让我心折的女性形象。她立于塔拉庄园的废墟中,曳地长裙的裙角沾满了泥土,眸光却如火似炬,穿透弥漫的战火硝烟,凝成一首铿锵激越的生命进行曲。
她是当之无愧的《飘》之魂魄。玛格丽特·米切尔以手术刀般的精准笔触,刻画了一位女性在文明废墟上重建自我的壮阔史诗。小说如一台缓缓推近的摄影机,将 1861 年美国南北战争的残酷画卷清晰地呈现于世人面前。亚特兰大焚城的冲天烈焰中,斯嘉丽登上了这被血色浸染的舞台。开场时,她是骄纵任性的南国佳丽;谢幕时,她已淬火成钢。在女性文学的长河里,斯嘉丽的登场,堪称一次石破天惊的亮相。
然而,她绝非传统定义的“完美”女主。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海外星云》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