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不好,连累大脑
作者 解雨彤 许迎烈
发表于 2025年9月

专家简介

标题

范春香  上海市浦东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领域:亚健康(疲乏、免疫力低、失眠等)、脾胃病(慢性胃炎、泄泻、便秘等)、肺系病(慢性咳喘、过敏性疾病等)、妇科病(围绝经期综合征、卵巢早衰等),以及各类手术后的调理。

长久以来,我们总把胃肠当作单纯的消化器官,将大脑视为掌控一切的中枢。然而,这两个相隔“遥远”的器官紧密相连。突如其来的消化道不适过后,整个人可能变得昏沉乏力,仿佛大脑难以“转动”;或是焦虑烦躁时,胃肠总会跟着“闹脾气”。胃肠对大脑的影响不容小觑,甚至很多大脑健康问题是由胃肠功能异常引起的。

脑健康受胃肠功能影响

1.  营养缺乏影响大脑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需要在胃肠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消化过程,才能被分解成小分子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然后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为身体各个器官包括大脑提供能量和营养支持。

当胃肠功能出现问题时,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例如,胃肠功能不好的人对铁元素的吸收能力下降,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脑组织对氧气非常敏感,血红蛋白减少使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大脑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就容易出现认知障碍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头晕乏力等。

维生素参与神经髓鞘的合成,保证神经信号的传递,其吸收也依赖胃肠功能。当胃肠功能不好时,维生素的吸收减少,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出现手脚麻木、刺痛、行走不稳等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严重时还会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导致记忆力减退、痴呆等。

本文刊登于《祝您健康》2025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