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凝结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民族复兴的期待。中国式现代化的初步成功和显著成就的取得引发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特别是吸引了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奋斗的目标,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中国式现代化不仅给中国,也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期待。
破解近代以来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难题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进步的体现,也是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共同愿望。但是,历史总是按照自己的逻辑向前演进,人类社会现代化并非同时、同步、同样、同等程度。现代化发轫于欧洲并逐步向全球辐射和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在这一过程中现代化意识觉醒,走上追求和探索现代化的道路。中国的现代化探索起步便是源于西方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这种冲击打乱了中国自身原有发展轨迹,使中华民族遭受了空前劫难,但同时也震撼了中国人,使现代化成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向往。中国对现代化的探索起步较晚、过程艰辛,但最终以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来之不易。
近代中国缺乏实现现代化的根本社会条件。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在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的疯狂剥削压迫使得中国的既有社会发展遭受高度破坏。中国的、民族的、自主的现代化探索和现代化增长面临巨大的外部阻力,严重制约着中国现代化发展。同时,农耕文明在中国强大的历史惯性也使中国的现代化起步背负着沉重的历史枷锁,缺乏发展现代化的思想准备、经济准备、政治准备、社会准备等,难以自主、快速地完成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过渡,并且对现代化冲击的适应力严重不足。具体来说,在思想上,产生资本主义的思想根基欠缺,闭关锁国又加剧了国人的“中国中心主义”,缺乏接纳先进的现代文明的开放心态和思想基础,对抗心理明显;在经济上,错失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机遇,缺乏先进生产力发展基础;在政治上,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根深蒂固,难以撼动且影响深厚,缺乏民主主义制度生长的土壤;在社会上,基层民众在长期稳定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以宗法制度为特征的乡族社会大环境下,安于既有生活状态,对于现代文明没有强烈欲望,缺乏推进现代化的社会基础。总之,中国的现代化面临着重重阻力,探索之路注定崎岖。
近代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探索屡遭失败。近代国家和民族的悲惨遭遇让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因循守旧没有出路,只有向先进学习、实现现代化,国家和民族才有希望。封建地主阶级的开明分子尝试探索“中体西用”式的现代化道路,但忽视了其阶级局限性,忽视了落后的封建制度和晚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从根本上无法适应现代化发展的上层建筑需要,最终这种探索只能无奈失败。资产阶级尝试探索了两种现代化方案,一种是维新派的渐进式变革,另一种是革命派的暴力式革命。资产阶级在两种尝试过程中都付出过巨大的牺牲、作出过重要贡献,但最终都因为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殊环境的中国资产阶级先天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而失败。巨大的代价和反复的失败对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找到一条正确的、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成为全民族的夙愿和期盼。
这个时候中国共产党承担起了探索中国的现代化的重任。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探索出的实现现代化的成功道路,破解了近代以来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难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实现现代化的根本社会条件;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经过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经过新时代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