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华:送你一束朝霞的玫瑰
“爱人同时被人所爱,在这荒凉的世中——”在诗集《森林的沉默》中,“燕京大才子”吴兴华曾这样憧憬。如他所愿,尽管短暂的人生充满不幸,但他却幸运地遇到了那个双向奔赴的女子——谢蔚英。
向日葵对着崇拜的偶像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谢蔚英从上海沪江大学转考到燕京大学。一进校,她就听说了大才子吴兴华的故事:少年时天赋过人,16岁便考入燕京大学,同年发表长诗《森林的沉默》,轰动诗坛;读书时,他同时修英文、法文、意大利文和德文,四门语言都是第一名;国学造诣很不简单,27岁时就已是西语系副教授了。
“他虽然没出过国,但名气比那些出过国的(学者)要大得多。”对这个传奇人物,谢蔚英充满好奇。很快,他们有了交集,第二个学期时,她被分到了吴兴华的班上。
谢蔚英不是好学生,贪玩、翘课、不交作业,但长得秀丽,是公认的“燕京校花”。
开学后,谢蔚英依旧不用功,一次逃课时,被吴兴华逮个正着。第二天,她只好准时去上课。讲台上,吴兴华风趣幽默、口若悬河,讲外国文学时,他将作家的轶事穿插其中,引人入胜,谢蔚英听得入迷了。
那时,谢蔚英经常去学校的小馆子吃饭,有时会碰到吴兴华。就这样,两人从侦探小说聊起,接触多了起来。
谢蔚英是广东人,在香港长大。她本是富家女,不幸的是,战乱中父亲早逝,家道中落。了解增多后,两人不禁惺惺相惜起来。他成长于书香家庭,在大学时失去父母,之后又亲眼看着病魔夺去两个妹妹的生命。和谢蔚英在一起,他就像回到了少年时兄弟姐妹们在家里办诗社的幸福日子。
吴兴华借一首英文歌,用动听的男中音含蓄地表达情感:“像一个向日葵,升起也好,落下也好,总是对着它崇拜的偶像。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青春》2025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