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店里的“三重宇宙”
作者 安红
发表于 2025年9月

辽宁凌海的一条老街里,100平方米的五金店被货架塞得满满当当,扳手与水管交错,灯泡和螺丝共栖。店主李宏穿梭其间,像位熟稔地形的向导,无论顾客问“马桶盖的密封圈”还是“20年前的老式扳手”,他总能扬声应道:“有,必须有!”

2025年4月,这个与店铺同龄的37岁男人,用手机镜头记录下这份“有求必应”的日常,3个月收获75万抖音粉丝。网友说他像哆啦A梦,口袋里装着解决一切难题的宝贝;称他的视频是“电子榨菜”,吃饭时看他找货比追剧还上瘾;更有人视他的店为“解忧杂货铺”,无论线上线下,总能找到生活难题的答案。从物理老师到五金店主,从线下小店到全网走红,李宏和他的五金店,正在演绎一场关于“被需要”的三重宇宙故事。

“哆啦A梦”的口袋

凌海的清晨7点,李宏掀开卷帘门时,货架上的铜制阀门已泛出晨雾般的光泽。这个与他同龄的五金店,从母亲手中接过时只有50平方米,如今扩至100平方米,再加上4个库房,堆着三四千种商品——足够让一个新手花半年记位置,3年摸清用途,却被李宏装进了脑子里。

“您要的罐装黄油在第三排货架顶层,左数第四个红罐;那个带架的老式扳手在库房最里面,20年了,上次有人来修老机床专门找它。”他弯腰从货架底层抽出一个锈迹斑斑的零件,指尖划过金属表面的划痕,像在抚摸老伙计的皱纹。这是他的“哆啦A梦时刻”:顾客描述的“那个带两个孔的小铁片”,他能精准对应到“水管固定件304型号”;手机里翻出的模糊照片,他扫一眼就知道是“老式洗衣机的排水阀密封圈”。

李宏的这份“万能”并非天生。接手店铺的10年里,他手机里存着三四千个供货商的联系方式,每年跑遍沈阳、河北、山东的五金博览会,把空气开关、智能水表这些“新玩意”塞进货架。更特别的是他对“老物件”的执念:库房深处堆着的淘汰款闸刀开关、掉漆的铝制水壶嘴,都是压箱底的成本,但他总说“一物有一客”。去年冬天,一位老人颤巍巍地来问:“能修搪瓷盆的铆钉有吗?”他从积灰的盒子里翻出半盒铜铆钉说:“您看,15年前进的货,就等这一天呢。”

100平方米的空间里,没有一张供他休息的折叠床,却有顾客说“比家里的储藏室还全”。有次暴雨夜,小区水管爆裂,物业带着十几个工人来抢购接头和防水胶带,他光着膀子在库房里翻找,汗水混着雨水淌进眼睛,嘴里还念叨“这个型号承压够,放心用”。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青春》2025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