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源
2025年6月7日,山西晋中信息学院太古科幻学院举办第三届历史科幻大会暨第十届“晨星杯”中国原创科幻文学大赛系列活动。刚刚结束一上午的精彩论坛,一众科幻作家和从业者围在餐桌旁研究山西菜,突然王诺诺同学大喊一声——
“今年的高考语文二卷作文题目是——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将梦赠予他人!”

众人:“有点科幻啊!”
“很像1999年的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肯定很快有人用AI生成一批文章,来对比人和AI谁写得好!”
“我们可能真写不过它们……”某科幻作家表示。
“那可说不准……”某人试图挽回人类尊严。
“既然如此,今天作者这么齐,择日不如撞日,要不下午大家一起写一个?”
“好啊好啊!”不是作者的家伙们起哄。
“写就写!”作者们也跟着起哄。
“正好我们这里有编辑可以打分!”
于是,“2025第一届科幻作家高考作文考试”就这么愉快地获批了。
于是,太古科幻学院院长张冉同学(好乱)飞速安排起考场、考卷。
“考卷?……不会是要手写吧?”这时终于有作者反应过来。
“当然!不然万一你们自己用AI生成怎么办!”非作者们起哄。
“不要啊!!!!!!”几乎所有作者都在哭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都得三思而后行啊!
花絮:在众人胡乱畅想下午考试时,只有江波同学认真思考考题:“今年的作文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众人(七嘴八舌):“不是!假如假如梦境记忆可以移植是可以一九赠予九九年的!”
江波(没听清):“‘假如梦境可以移植’?”
众人(七嘴八舌):“不是!假如记忆假如梦境可以可以移植是一九九九年赠予的!”
江波(没明白):“考试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赠予’?”
众人(七嘴八舌):“不是!假如假如记忆可以梦境移植可以是赠予一九九九年的!”
江波(好像明白了):“考试题目是‘假如梦境可以赠予’?”
灰狐(无语):“是……马冬梅!”
二、开考
事实证明,必须手写的决定是英明的,因为还没等吃完饭,参会群里就突然冒出一篇“点评文章”……
不对,点评?上滑聊天记录,某人竟然已经生成了一篇!
当然,点评也是AI生成的。
下午考试必须收手机!
“不行,现在就收手机!”
“那倒不必……我相信这群中年作者一中午背不下来——他们不午休的话甚至下午都未必能够坚持写完。”王大拿环视一周,感同身受地摇头。(为了保护此中年编辑安全,此处隐去真实姓名)
6月7日下午14:30,历史性的一刻终于到来了!
当考生陆续进入位于晋中信息学院云端剧本杀学院的云端一考场,大家才发现这种不正经的活动执行起来效率有多高!不但准备了稿纸和笔,还准备了仪式感满满的一小时沙漏以及……收手机的塑料箱子!
请看SFWTV发来的报道:“参加本届科幻高考的考生除了有杨平、江波、张冉、宝树、阿缺、灰狐、王诺诺、谭钢、汪彦中、游者、齐然、钛艺等大家熟悉的科幻作家外,还有水杉、王延召、丁天然、扈逸文等四位本届‘晨星杯’参赛作者。本刊主编拉兹被推选为主考官并现场宣读了考试须知……”
(镜头转现场画面)拉兹:“本次考试题目是‘假如梦境可以赠予’,标题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分值同高考作文,满分60分。答题时间一个小时,字数不得少于800字。考试期间不得交头接耳、不得抄袭AI、不得私藏手机……”

“报告老师,我要出去抽颗烟。”张冉院长没过五秒就站起身了。
“我也去!”杨平、汪彦中等人也纷纷掏烟起身。
“必须一个一个请假!”监考官孙悦立刻制止,跟上冉爷,“我陪你!”从他幸灾乐祸的兴奋神态看,绝非犯了烟瘾。
虽然众考生表面上嘻嘻哈哈,完全没有高考的紧张,但随着主考官倒转沙漏、说出“现在开始计时”,很快便专注地投入写作,只有坐在拉兹身边的江波一脸呆萌——
“考试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拉兹(无语):“不是!是‘假如梦境可以赠予’!”
半分钟后,江波(呆萌):“考试题目是‘假如梦境可以移植’?”
拉兹(无语):“不是!是‘假如梦境可以赠予’!”
半分钟后,江波(呆萌):“考试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赠予’?”
拉兹(崩溃):“不是!是‘假如梦境可以赠予’!”
半分钟后,江波(呆萌):“考试题目是‘假如梦境可以赠予’?”
拉兹(崩溃Plus):“不是!……是!”
短暂的风波后,现场便只有笔尖划过稿纸的沙沙声和此起彼伏的长叹声、短叹声、长吁短叹声……
突然——
“交卷!”阿缺大笔一拍,吓得众人纷纷抬头。
“各位考生不用紧张……现在才过了不到十五分钟。”考官们和蔼可亲。
“各位考生不用紧张……现在才过了三十分钟。”考官们和蔼可亲。
“各位考生……还有十分钟。”考官们不那么和蔼可亲。
“各位考生……还有一分钟。”考官们不那么和蔼可亲。
“这位考生请停止答题!”考官们面目可憎。



三、阅卷
考试结束后,经糊住姓名、随机编号、密封保存等一系列毫无必要的严格措施,考卷交到了中国科幻泰斗王晋康、《科幻世界》主编拉兹、成都八光分文化CEO杨枫三人手中。
“你们咋审得这么慢?”
“我第一遍是在认字……”
“我们把这些手写稿交给王老爷子审,会不会太残忍?”
“没事,反正逼作者们手写就已经很残忍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边阅卷的头疼,另一边监考官也很头疼。
“我们给他们发什么奖品?”
“买字帖吧……”
“但总不能只有一个奖。”
“要不买《新华字典》?”
“你要不要这么损?”
当然,监考官们最终还是仁慈地选择了豪华的一二三等奖奖品并专门印制了奖状。
四、放榜
经过一夜的辛苦(字面意义)评审,本届科幻高考成绩于6月8日午时在“无饿不坐”烧烤派对上公布并颁奖,同时颁发的还有监考官特别奖与组织特别奖。
夺得探花的是科幻作家齐然,榜眼为太古科幻学院张冉院长,状元则是……
你们以为是某位大佬吗?不,出人意料的结果真正显示了此次考试的公平公正和阅卷老师的慧眼独具,因为状元是——
一年前刚刚经历高考的十九岁新人作者、本次“晨星杯”长篇科幻作品创作资助奖得主丁天然同学!
是不是很意外又很合理?
当然,本次活动对落榜考生也给予了温馨鼓励,凡交卷者皆能获得由考官亲笔签名的参与奖奖状与一份楷书字帖——还是全彩朗读版!

五、“他”与“铊”的PK
虽然很多科幻作家创作颇丰,但写小说和创作800字作文还是差异巨大的。完整审读了全部16篇作品的某阅卷老师表示此次作家们整体水平在线,只是部分作品出现了跑题等问题。考虑到本次考试的初衷是验证碳基的人类(“他”)与硅基的AI(“铊”)的创作水平,特选择两篇现场作文与考试之前就由作者们生成的AI作品全文刊登(除个别错字和标点外无修改)。
No.1作品:
直到绝望感逐渐随着漫长的时间褪去,她才开始理性地分析当下的处境。
作为“星环”号土星大气探测飞船的唯一船员,几日前在土星深不可测的氢氦大气中,她的飞船莫名停止了运转,悬停在琥珀般的气体中。她从冬眠中醒来时,时间己来到十日后,在“星环”号的舷窗外,土星的风暴呼啸着,将这艘不足六米长、三米宽的飞船紧紧抱住。
从冬眠中醒来并非她的意愿。那是由于冬眠舱中的冷冻液已消耗殆尽——这是飞船上唯一不可再生的事物。在生命循环系统的支持下,她将在这艘飞船内度过她的余生。
这就是她当下的处境。
一切无线电设备都失灵了。她每天唯一能做的,就是靠在椅背上,看着外面变幻莫测的风景。土星大气内的风与电的交织,构成一片壮丽的星际交响乐。
她沉沉地睡了过去。自从被困后,第一次在冬眠舱外睡眠。不知过去了多久,梦境降临。宇航员都知道一个常识,在冬眠时是无法做梦的,唯有自然的睡眠才有来到梦乡的可能。
梦里,她行走在一片蓝色的草地上,猛然意识到,这个梦是无比的真实,以至于她可以感受到脚掌与草地的接触。等等,脚——那并非人类的脚,而是某种绿色皮肤的外星生物的奇特足部。她意识到,自己竟可以随意控制自己的身体,在短暂的迟钝后,她开始奔跑,奔跑在这片无边的蓝色草地上,感受风在耳边呼啸而过,在跑累后又大口呼吸着这颗星球的氧气,然后扑到草地上,感受那湿润的、熟悉的泥土味。
梦持续了很久。醒来后,她满脑子都是那过于奇异的梦境,这居然减轻了她被困在飞船内的恐惧。在之后的几天里,她每天都会做梦,来到不同的星球;她时而是在宇宙征战的战士,时而是无忧的儿童,还当过热恋中的男性星人。
从第一百零三个梦醒来后,一个声音传入了她的大脑。
“这一切的梦境,都是我赠予你的。我只是不想你在这里太孤独。”这个声音带着回音,听起来有种神圣感,仿佛从土星内部传出来的太古之声。
“你是谁?”她惊讶道。
“我本是在宇宙流浪的个体,我们由能量构成,可以在宇宙里自由穿梭。可十万年前,我和你一样,被困在了土星的大气内部!”那个声音回答道,仿佛在叹息。
她屏住呼吸,不敢相信这一切。
“而你,与我一样被困在了这里。我不忍看到你这样美丽的生命在狭小的船里崩溃,于是……”
“于是你……为我造了那些梦。”她不敢信自己的耳朵。
“没错,这些梦都是来自其他文明的个体记忆。”
她注视着土星的风暴,久久无法平复心情。没想到,竟有一个高级文明外星生命,用梦呵护着自己。
“在这段时间里,我读取了地球文明的记忆。我可以创造一个长达八十年的梦,你想进入吗?”那个声音温柔地说。
“我愿意。”她回答道。
No.2作品:
我把关于坠落的梦赠予鸟,把有关潮汐的梦赠予岩石,我坐在黄昏与夏日的交界,蛇与孔雀的目光中,神像与诗的怀里,荆棘与羽毛的锋刃上,等橡果在泥土中腐朽,蠓虫的薄翅在南风里绽放。
从梦可以赠予的那天起,我开始行走。在霓虹灯里,流浪汉踩着银色汽车的阶梯走向通往赌场的青金石拱门;在阳台和阳台的交隔处,女人与男人相拥着沉入未成形胚胎的红色海洋;在公路杀死森林的地方,鹿在金色的原野奔跑、交配、生育、死亡;在沙砾里,一直默诵着沙与沙的碰撞,从语言尚不存在的年代,到语言不具备意义之时。
我不愿承认这世界的荒诞之处,正如这世界从不承认我的疯狂。
没有人相信我,即使用天真的眼神附和,以柔软的微笑告别。当夜幕来临,他们赠予我的梦境总是充满火焰,破碎的教堂玻璃铺满庭院,一个像我又不是我的人踏着碎玻璃与火,走向最黑的地方。他们怜惜我,却不肯拯救我。当我偷走他们的梦,第二天依旧用天真的眼神与柔软的笑将我轻轻推远,然后用一个弥漫着绝望的梦加以审判。
我于是去和石头对话,等露水醒来,等待四月傍晚的雷电讲述它的睡眠。渐渐我能听懂了。于是我去和苹果对话,等脚趾入眠,等待墙壁上的裂缝做完我昨晚有关无尽楼梯的梦,然后告诉我心情如何。
我于是成了我。我不在乎食物的味道,因为苔藓的梦告诉我腐烂的猫有金盏花的气味;我不会感到疲惫,因为季风的梦告诉我距离只是幻觉,世界只存在冷与热,而没有此端与彼端。
有一天我会死在树叶的阴影里,那我收获的梦会化为一场烟火,赠予全世界的生与死者、灵与非灵、一切梦的主人和仆人,那时我们将不再是你和我,而是一个我们本身。
因为我们做着一亿个相同的梦。
No.3作品:
我第一次遇见阿照时,她正蜷缩在巷口的纸箱堆里。深秋的风卷着梧桐叶掠过她单薄的肩膀,我看见她睫毛剧烈颤动,像是困在蛛网里的蝶。
“需要帮忙吗?”我蹲下身,路灯在她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她猛地睁开眼,瞳孔里浮动着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幽蓝——那是深度使用梦赠仪的后遗症。
“我能看见你的梦。”她突然开口,声音沙哑如砂纸磨过玻璃,“是童年的雨,你蹲在屋檐下看蜗牛爬过青苔。”
我浑身发冷。那个画面藏在记忆深处,连我自己都已淡忘。阿照从褪色的帆布包里掏出一台老旧的梦赠仪,金属外壳布满裂痕,像是被无数双手摩挲过的古币。“我教你用这个。”她说,“把好梦送给需要的人,能换钱。”
三个月后,我在地下黑市有了自己的摊位。幽蓝的梦赠仪悬浮在半空,顾客们戴着感应头盔,等待我从记忆深海打捞他们渴求的梦境。有人要重返初恋的樱花雨,有人想体验从未拥有过的家庭晚餐,而我最畅销的,是为临终者定制的“永恒梦境”。
阿照总是站在阴影里看我操作。她的梦早已透支殆尽,现在只能靠帮客人调整神经频率换取微薄收入。“别陷得太深。”她总这么说,可她自己眼底的幽蓝却越来越浓,像即将漫过堤岸的潮水。
那天深夜,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找上门。他要购买“成为总统”的梦境,眼神里燃烧着病态的渴望。我调出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场景,注入自信与掌控一切的快感,却在传输时瞥见他脑内的深渊——那里盘踞着无数扭曲的欲望,像贪婪的触手。
“停下!”阿照突然冲过来,扯断神经连接线。男人暴怒地掀翻摊位,梦赠仪重重摔在地上,幽蓝的光流泻而出,在地面蜿蜒成诡异的图腾。“你在杀人!”阿照对着男人嘶吼,“这些虚假的梦会吞噬他们的灵魂!”
男人冷笑离去后,阿照拾起破碎的梦赠仪。她的手指在裂痕间游走,眼神却望向遥远的地方:“二十年前,我也是个梦赠师。那时我们只传递真实的美好,直到有人发现,谎言比真相更值钱。”
我终于明白她眼底的幽蓝从何而来。那是无数个被篡改、被扭曲的梦境留下的伤痕。她最后把完好的芯片塞进我手里:“离开这里,去海边。那里有群孩子,他们连梦都是黑白的。”
黎明前,我带着梦赠仪踏上旅途。身后的城市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像个巨大的梦魇。而在遥远的海岸线,我看见阿照描述的那群孩子——他们的眼睛清澈如未被污染的天空,正等待着第一个彩色的梦。
No.4作品:
街角一隅,静谧地坐落着“织梦斋”的小店。我常在这里流连,轻抚着架上那些琉璃瓶里沉睡的梦境。那些梦如游鱼般在瓶中游动,在流转的光晕里摇曳着无数无声的悲欢离合。其中一只淡紫色的梦境尤其吸引我,它仿佛一片裹着晨露的薰衣草田,轻轻摇荡着朦胧的芬芳——我仿佛依稀闻到了母亲身上的馨香。
最近好友小棠卧病在床,我思来想去,决心要带一个最美的梦境赠予她。于是,我趁着月华如水的夜晚,手持细密的梦网,悄悄守候在夜风低吟的树梢旁。当缀满星辰的梦境如蒲公英般悠然飘落之时,我屏住呼吸,纵身轻盈一扑,终于将那个如星辰般璀璨的梦境收入网中。第二天,当我把这个盛满星光的瓶子放在小棠枕畔,她病容上终于绽放出如初雪融化般的笑意,那一刻我心中也仿佛洒满了细碎的星光,不禁也漾开了微笑。
后来某日,我意外在织梦斋深处发现一只被遗忘的瓶子,瓶壁上居然工整地写着我的名字。好奇心促使我忍不住旋开瓶盖,一缕久违的、温软柔和的摇篮曲悠悠飘出,刹那间将我攫住——那分明是母亲年轻时哼唱的声音!我恍惚失神,呆立原地。此时小棠悄悄走过来,轻声道:“这是你妈妈唯一留下的梦,我寻了好久好久才找到……”话音未落,我的泪水已如断线的珠子滚落下来,原来那些被遗忘的暖意从不曾真正离开,它一直在某个角落等待重逢。
当晚,我和小棠一起将那只盛满星月的瓶子挂回摇曳的枝头。看它如萤火般冉冉上升,终于融入满天真实不虚的星辰之中。原来梦与心之间本无待价而沽的契约,真正的情意也从不该以物易物。有些馈赠,本就属于星辰:它并非人间的交易,而是命运悄然播撒的种子,在真情浇灌的土壤里,终会以你未曾料想的方式发芽生长,默默回赠给你整个世界。
当梦境也能如礼物传递之时,我们方恍悟,原来至为珍贵的馈赠并非瓶中玲珑剔透的虚幻蜃楼——而是那永不枯竭的心泉,以无声脉动将彼此灵魂在暗夜中悄然照亮;这无价的暖流,原本便如星辰般自然闪耀于宇宙深处,不为交易而生,只为印证我们曾彼此珍重地活过。
阅读完以上四篇作品,各位读者能否分辨出哪些是人类作品?感受如何?【见本文文末说明】
至少编辑部有一个共识:“铊们”确实是缺少了灵魂的,但胜在没有错别字。
随着2025第一届科幻作家高考作文考试的圆满结束,诸位科幻作家的作(mò)品(bǎo)也已封存进档案袋,作为中国科幻的黑历史宝贵资料保存在太古科幻学院。相较于明年是否还会有科幻作文,其实我们更好奇明年这个时候,AI会写出什么样的作文。
最后,祝各位真正的考生金榜题名!
(特别说明:No.1作者:丁天然;No.2作者:张冉;No.3作者:人工智能豆包;No.4作者:人工智能DeepSe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