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球如人生,不进则退。唯以敬畏之心,方能不负滚烫热爱。
2025年5月6日,赵心童在斯诺克“世锦赛”上夺冠,成为该赛事在中国和亚洲的首位冠军,也是斯诺克157年历史上首位夺冠的业余选手!两年前,他因卷入一场风波而被禁赛20个月,职业排名归零;解禁之后,他只能从业余赛事重新出发。
从地下室球房走到世界赛事之巅,赵心童用29天连胜9场的战绩,在英国创造了斯诺克史上最震撼的涅槃传奇。被球星奥沙利文感叹“斯诺克进入赵心童时代”的他,终于用金牌洗刷了昨日阴霾。
父母全力支持,成就台球“天才少年”
2004年夏天,深圳宝安区一栋普通住宅楼里,7岁的赵心童踮起脚尖趴在窗前,目光紧盯着楼下台球桌上滚动的彩色小球。此前沉迷足球和乒乓球的他,第一次被斯诺克的魔力俘获,拿起台球杆后再也放不下。
父母看到他打球时眼中闪烁的光芒,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为儿子买回二手台球桌,把家里一间卧室改造成简易球房。于是,一张二手台球桌、两根磨损的球杆,构成了他的童年乐园。从此,当小伙伴们放学写完作业去玩耍时,赵心童就把自己关在家里练4小时台球,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件很枯燥的事,他却甘之如饴——因为热爱,所以全力以赴。
当传统观念质疑赵心童“打球没出息”时,父亲却认真地告诉他:“球杆和书本同样重要。坚持你的热爱,对它念念不忘,将来必有回响。”
2005年4月,丁俊晖在北京首夺中国公开赛冠军的画面,通过电视传遍全国。8岁的赵心童盯着荧屏上的金色奖杯,向父母郑重宣布:“我也要成为丁俊晖那样的人!”父亲没有把这当作童言稚语,而是夸赞他:“好样的,有志向!”不久后,父亲就带着赵心童拜见“中国斯诺克教父”伍文忠。
12岁的赵心童迎来了人生第一个高光时刻:在上海集训期间,他临时借用球杆与比利时天才球手布雷切尔进行表演赛,竟以行云流水的进攻击败了那位未来世界冠军。教练伍文忠目睹全程后惊叹:“这是世界上打球最准的小孩!”
赵心童异于常人的精准度,来自残酷的训练打磨。当同龄人在电视机前、游戏厅内消磨时光时,他在斯诺克学校的地下室里重复着出杆动作,甚至经常练到手指磨出水泡。伍文忠还为他设计了特殊训练——在球桌四角放置可乐罐,要求每杆必须避开障碍物。
“有次他连续失误20多次,我以为他要放弃了,结果他擦一把汗又摆好了球。”伍教练说。赵心童这种近乎“偏执”的拼劲,在13岁时结出了硕果:他以单杆143分的惊人纪录,横扫斯诺克深圳公开赛,奖杯开始占据家中客厅的陈列柜。父亲特意在陈列柜中留出一些空白处,等待他用新的奖杯来“填空”。
2013年,赵心童进入北京的CBSA世界斯诺克学院深造。这天,他正在海兴大厦下沉广场的标准球台旁练球,收到父亲发来的短信:“孩子,独自去北京进修辛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