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木商与长江流域的木材贸易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的木业经营虽然充满风险,但亦具有厚利可图,民间素有“盐商木客,财大气粗”的俗谚。在1840年之前,木商与盐商、典商一样,被称为“闭关时代三大商”,是当时中国财力最为雄厚的商界巨擘。
在长江流域的木材贸易中,活跃着几个著名商帮。例如,在清水江流域,“三帮五勷”最为有名,这指的是徽州、陕西、江西以及其他各地的商人。其中,尤以徽州木商财力最为雄厚。而在整个长江流域的干支流,特别是长距离的木材运输中,徽州木商无疑是最为活跃的商帮。
徽州木商之崛起,一方面得益于南宋以来木业经营所积累的经验和财富,这是因为木材贸易尤其是西南的皇木经营,通常需要巨额资本。徽州由南宋以来积累的原始资本,以及明代中叶以后在盐业经营中积攒的富可敌国的资金,使徽商有着极大的经济能力参与木业经营。另一方面,皇木经营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徽州木商的进一步壮大。
在明代,徽州府也承担着皇木采集的繁重任务,但随着本地原生树木的大量减少,徽州人不得不远走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等更为偏远的地区,参与皇木采购。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