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老年患者不合理用药怎么办
作者 武英彪
发表于 2025年9月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群体的身体健康问题越发凸显,而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威胁。数据显示,60 岁以上人群中,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达40%以上。老年人因身体器官功能衰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且可能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故用药治疗过程较为复杂。然而,不合理用药现象在老年患者中普遍存在,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将从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原因及应对策略三方面展开,帮助大家了解这一问题并提高对科学用药的认识。

老年患者不合理用药的几种现象

药物种类和剂量选择不合理

老年人因身体功能退化导致代谢减慢,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不同于年轻人。然而,在实际用药中,这一点可能会被一些医生忽视,给患者开一些作用强、代谢负担高的药物。例如,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虽然该种药物降压效果强,但容易引发低血压、头晕等症状。

即使用药种类合理,药物剂量的选择也应根据老年人的代谢水平有所调整。许多药物通过肾脏代谢排泄,剂量过高的药物使用会加重肾脏等代谢器官的压力,同时可能会造成药物在体内堆积,增加毒副作用的风险。

多重用药现象普遍

老年患者因身体机能退化,常同时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因此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5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