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干预农村学生的心理问题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难题,其中,心理健康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共同呵护。很多农村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本身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再加上父母关怀不到位、社会关注不深入等问题,导致他们的心理问题愈发严重,阻碍了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本文将分析农村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与成因,探索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以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共同呵护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局面,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科学认识农村学生的心理问题
要想科学认识农村学生的心理问题,就要了解这些问题的表现和成因。我国首份《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农村孩子中抑郁检出率为25.2%,焦虑检出率为25.7%。这些数据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农村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5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