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脸谱”:解读全球地形地貌多样性
作者 郝亚丽
发表于 2025年9月

世界的海陆分布是地球面貌的基本格局,包括大陆、岛屿、海洋、海峡等自然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地球这颗蓝色星球的独特画卷。正所谓“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海洋与陆地的分布并不均匀,那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去认识这个奇妙的地球呢?

大陆海洋,分布有章

各大陆的形状基本上是北宽南窄,略呈倒三角形。除南极大陆外,所有大陆还呈现出南北成对分布的特点:北美大陆与南美大陆组成美洲大陆对,欧洲大陆与非洲大陆组成欧非大陆对,亚洲大陆与澳大利亚大陆组成亚澳大陆对。作为地理环境主要组成部分的广大海洋水域,表面均质,以地带性分异为主。按纬度而异的太阳光热分布是海洋自然带形成的基础,全球海洋大致可划分出7 个自然带:北极带、北温带、北热带、赤道带、南热带、南温带、南极带。

亚洲大地,巍峨磅礴

亚洲地形的总体特点是地势高、地表起伏大,中间高、周围低,隆起与凹陷相间。亚洲是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全球海拔超过8 000 米的高峰几乎都集中在亚洲,如珠穆朗玛峰,它高耸入云,是地球之巅,吸引着无数勇敢的登山者前来挑战。亚洲的中部地区有广袤的高原和盆地。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独特的高原气候和生态环境使它成为众多珍稀动植物的家园。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气候干旱,地貌景观奇特,如塔克拉玛干沙漠,令人叹为观止。

欧洲平原,低缓绵延

欧洲的平均高度为340米,地形以平原为主,南部耸立着一系列山脉,总称阿尔卑斯山系。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5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